
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证考试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游证考试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各位来到我们省级风景名胜区——金鸡岭。金鸡岭呢,座落在乐昌市坪石镇,面积四十公顷、海拔338米,因西北峰顶有座巨石,鸡头、鸡冠、鸡尾全备,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而得名。
今天我们的沿途游览线路:【牌坊】—【娇垒】—【一字峰】—【兵器岩】—【金鸡石】
【金鸡岭形成过程】
请问大家知道金鸡岭是怎么形成的吗?对了,看来游客们的知识还是很渊博的。现在我为大家详细解说下它的形成过程。
在内陆断陷湖泊“坪石—宜章”盆地形成过程中,盆地持续缓慢下沉,周围山岭岩层破碎的泥沙、卵石,源源不断被流水冲到湖盆充填,经过白垩纪三千多万年,终于堆积了砂岩、沙砾岩、夹页岩等河流湖泊相地层,总厚度三千多米。那时,内陆气候炎热干燥,雨量偏少,泥沙中含有的铁、锰、铝等物质,经受长期的强氧化后成铁锈,遂使岩层染成红色。白垩纪末的“晚期燕山地壳运动”,湖泊一度干涸抬升。后来地壳又发生了“喜马拉雅地壳运动”,才彻底改变了粤北的地壳面貌。山岭急剧抬升得更高,仅存少数的湖泊盆地也随之升起,湖水干涸消失了,红色岩层也成了高原台地。地壳运动后的晚第三系(距今三千万年),粤北山区气候逐渐变得潮湿多雨,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溪流纵横,结果将质地疏松的泥沙不断冲走流失,只剩下比较坚固的岩石。经过几千万年的“流水切削”,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千姿百态、雄伟壮观的石山体形。金鸡石是丹霞地貌充分发育遗留下来的较硬岩体组成的“石蛋”,其鸡背、鸡头、鸡身实际上由大小不同的三个石蛋堆叠而成。金鸡岭是老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名山。
【牌坊】
首先,我们经过通往东门的座牌坊,牌坊上“金鸡岭”三个字是前全国政协叶选平副主席题写的。第二座牌坊“金鸡啼晓、宾客如云”是原全国政协王任重副主席题写的。过牌坊百米,有一眼泉水,名曰聪明泉,水质清甜,正可意浓情悠品茶香,让身心休憩和享受一番。东门前左侧是丹崖绝壁的一字峰。一字峰长四百米、顶平、宽三至六米,从正面看像是万古金城、铜墙铁壁,如横卧的汉字“一”;从东侧看,又是顶天立地的南天一柱,如阿拉伯数字“1”;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娇垒】
接着,进入东门隘口,是一道石砌城墙,城高墙厚、壁垒森严。传说太平天国女将洪宣娇曾于此扼守退敌,故名娇垒。左侧石壁上刻有原广东省长卢瑞华的题词“为广东旅游争光”。
【一字峰】
登上一字峰,远眺西北面是蜿蜒如练的武江,极目湘南粤北,令人感慨万千:京广线上列车川流不息、武江上百舸争流、公路上车水马龙,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坪石镇,人口三万多、有三星酒店至招待所等各挡次旅业一百多家、饮食业二百家、商店五百家,是广东省十大重点建设镇之一。一字峰东面,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有玲珑剔透的排岗石屏,石屏的后面是小鸟天堂雀儿山。传说是女娲在雀儿山中,沐浴大自然的甘露,纺成了这道锦嶂秀屏。一字峰北面是海螺峰、孔雀峰,也都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一字峰中段,是纪念洪宣娇大破清兵的“胜清亭”,这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在金鸡啼晓、旭日初升之际,远方群峰有一轮玫瑰色的红日渐渐爬上山脊,继而变成金红,再从大红一跃而成乳白色,在瞬间你就能猎取到无数日出壮丽景观。
一字峰东坡下,是当年太平天国兵营,天兵天将们在此屯兵、开荒种地、挖塘养鱼、操戈练武。点将台上洪宣娇塑像,手持战刀,英姿飒爽,目视前方的练兵场;她腿前迈、手微摆、挺胸而立,神采奕奕。兵营现已建成了典雅的.别墅、餐厅、歌舞会议厅等。绿树婆娑、鸟语花香中,您大可以在此度一个安逸清静的长假,洗却都市的喧嚣与烦恼。
【兵器岩】
兵器岩又名别洞,洞深近百米,洞壁上有“洪宣娇大战金鸡岭”的石刻浮雕:“天王降旨喻宣娇”、“飞驻金鸡阻敌援”、“演兵场上振雄威”、“诡计偷袭女帐营”、“敌军如云困寨门”、“掷鲤抛穗笑敌昏”、“难叩洪关敌计穷”、“敌兵溃败走仓惶”、“斩将追兵气若虹”等,设计新颖,雕刻精湛。游观景亭后,可到当年太平军种植粮食的秣粮坡,如今已是满坡的金竹,还种植有桃、梨、李、乐昌含笑等树木;坡后的爽谷与虚谷之间的宣娇阁,它原是岩廊石室;宣娇阁左下侧,是竹林七贤浮雕,开魏晋名士世家风范的阮咸、嵇康、向秀、王戎、山涛、阮藉、刘伶互为交好、陶醉竹林,寄畅于山水、天地之间;在虚谷绝壁,凿有一组大型摩崖浮雕《华夏魂》:高十四米、宽二十米,刻有“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除害”、“女娲补天造人”等,反映了韶州人民对先民的崇敬。
【金鸡石】
再下百步天梯,是地势隐蔽的峡谷,藏有十二枚巨石蛋;再登上朝阳亭,就可到达金鸡石;石高八米、长二十米、宽四米,金鸡石前面还有骆驼峰,后面有刺猬石,都惟妙惟肖的。金鸡岭还可观赏到五猴拜观音、笑佛卧岩、熊猫岩、望江台、七巧洞、西门晚照、石狮送客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鹫阁上展出的一只罕见的大秃鹫标本,鹫两翅张开宽2.8米、重7.2公斤,而瑞霄泉石壁上明丁卯(1627年)所刻的“人心天理”等,佐证了自唐宋以来,金鸡岭就已是旅游胜地、文化重镇了。金鸡岭的形成,沉积了三千多万年,“流水切削”磨砺了几千万年,大家体验到她的魅力了吗?美在于形,只能悦目;美在于神,方能赏心;惟有沉积岁月之美,才能由眼前瞬间的触动变为心灵恒久的感动。那种魅力源自天地灵毓的造化,也源自内在精神的历炼。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今天的金鸡岭风景名胜区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导游证考试导游词2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小雪旅行社,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我姓王,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云台山脚下,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密秀叠,形状似一口大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斗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市东北三十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梦。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分为三大体系:一峰岳景飞,茱萸峰,三度峰叠彩洞,浓秀谷,二沟谷景飞,温盘谷,平房湖,老潭沟,三宗教景飞;真庆宫,万善寺、玄帝观、百家岩。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等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 ……此处隐藏21566个字……通过对这些趣石的观赏,让我们生活的空间少几分阴暗,少几分缺憾,让我们的生活多几分亮色,多几分光辉。让我们更加关注我们周围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这样,我们就会更加充满爱心。
环保屋
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中垃圾箱也花样翻新,大家恐怕还没见过如此独特的垃圾箱吧?从造型上说,质朴而不简陋,色彩淡雅而得体,跟周围的环境很相衬,很协调。更因为我们园主的环保意识很强,所以命名为“环保屋”,而且是我们詹园主人亲自设计并用老榆木精制而成的。
别有天
“别有天”即“别有洞天”之意。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窗口,它在园林建筑上叫“漏窗”,我们通过这个小窗口可以看到园区内部的景致,从暗窥明,可以遥见“双依亭”,周边有香木花树陪衬,犹如天然画卷,足见设计者之匠心独具。
导游证考试导游词13各位游客:
你们好!我们现在前往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游览。它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是一个以客家民居文化为主题、张裕酒文化为附题的乡村旅游景区。
大家知道吗?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也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时因避乱迁到赣水流域,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南移到广东路的韶、循、梅、惠各州。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江西客家人文天祥丞相起兵勤王,许多闽、赣客家人参加起义军,直抵粤东梅州。后来闽,赣的客民更是大规模地迁居梅州。当时地方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将他们列入“客籍”,称为“客户”、“客家”,这就是“客家人”称谓的由来。开始时这些客家人仍保持聚族而居的传统,按姓氏在山坡上结茅扎寨居住,所以在梅州各地,至今留下不少带有“围”字,“寨”字的地名。这些围、寨后来才发展为砖砌瓦盖的方形、半圆形围屋。
客家人无论迁徙到哪里,当地良田早有归属,他们只能钻进偏僻的山区,而且常受当地土著的排挤欺凌,遭山贼土匪的侵扰抢掠。为了一致对外,只能聚族而居,将单家小屋组合成连居大屋,变成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堡式住宅。所以无论是殿堂式、围龙式、纵列式,还是“四点金”、“五凤楼”都沿袭了这种理念。
光禄第就是殿堂式于围龙式结合的建筑群。殿堂式建筑一般是“三堂二横一围”或“三堂四横两围”。所谓“三堂”,就是依宅基中轴线建造横列的上、中、下三座堂。每座堂中间是大厅,两旁为厢房。下堂(前厅)用作迎宾接客或偶尔停棺入殓;中厅常为长辈议事、节庆设宴之所;上堂(祖堂)供奉先祖牌位。堂与堂之间以天井分隔。每堂大厅两边还有对称的两厢或四厢,作书房、花厅或习武场所,其余按辈分居住。所谓“二横”、“四横”,就是在堂的两旁分别建一排或两排与中轴线平行(纵向)的房屋,给族内各房人丁入住。屋后是封闭的,屋后和两侧的外墙一般不开窗。若开着,也是窄长的小石窗,作向外眺望和射击之用。这种屋的外墙特别厚实,常以石灰、黄泥、沙石的“三合土”夯成,有的还以条石作墙基,上砌夹层青砖,所以坚固耐用,百年不倒。当全部外门关闭,外墙如同一道防御工具,整座大宅就活像一座城堡。
围龙屋,只是在殿堂式的横屋后面加建半月形的围墙式房屋,“围墙”内可分隔成十几至二十几个房间,把屋后围起来。“围墙”合拢处正中一间为供奉宅神的“龙厅”,故称“围龙”。如果人丁兴旺,还可加建横屋,再家一条“围龙”。因此有的大宅的“围龙”多达五六条。
各位游客,围龙屋无论大小,大门前多有一块长方形的禾坪及一个半月形的池塘。禾坪主要用作晒谷,池塘则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的功用。屋后内层围龙的弧线与上堂后的直线之间的空地称为“花头”,可栽种花果树木。因此半月形的池塘便与层层马蹄形的围龙组成一个太极图,透视出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的理念。一座围龙屋内,卧室、大小厅堂、厨房、厕所、仓库、水井,甚至猪圈鸡窝一应俱全,完全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光禄第外]我们眼前的建筑就是光禄第了。它背靠林木茂密的山丘,两旁有延伸的山麓拱卫左右,犹如一把罗圈椅稳坐在山脚,屋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大家可能不知道,客家人建屋时特别重视“地理风水”。客家俗谚“山中少堆土,枉劳一世苦”、“罗盘差一线,富贵不相见”、“后高前下,多牛足马”。光禄第的“风水”正是符合“堂局”的要求。由于光禄第前低后高,我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清它“三堂四横”的平面布局;大门围墙内分上中下三座屋,两边各两列横屋。在左右外层横屋尽头处,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这跟我刚才介绍是不是一样?只不过它缺了那半月形的池塘罢了。
[光禄第门厅]大家都看到正门顶上灰塑的“光禄第”三个字了吧,这是李鸿章的手书呢!大厅旁斗拱上是木雕鎏金的狮子滚绣球。这座光禄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主体建筑“三堂”均为两层,坐西向东。因为西高东低被认为是“鲁土”,居住会高贵,会出好儿孙。整个建筑群总面积4180平方米,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99间房,还有前后花园及书斋等。整座建筑为土木结构,工艺精致,绘画木雕众多,堂皇大观。
上堂大厅是安置张弼士牌位及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大家请看,这大厅左侧间房就是张弼士原来的起居室,其他厢房则是设有床的接待室。
[光禄第中堂]中堂大厅是接待客人和家族聚集、议事的'场所,也是整个建筑群落讲究的建筑空间。大家看,中堂大厅两旁的斗拱有木雕鎏金的麒麟、凤凰及飞鸟走兽,形态生动逼真。中堂的屏风及两边厢房的挂落雕工精细、金碧辉煌。现在中堂布置了光禄第的主人张弼士的生平事迹及相关资料图文展览。从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张弼士(名振勋,1840-1946)是本村人,少年时开始在南洋经商,后来创办实业,获利甚丰,闻名中外。清光绪年间,他曾任槟榔屿领事、新加坡总领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觐见光绪皇帝,获授太仆侍卿、光禄大夫。民国初年,张弼士被委任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南洋宣慰使、立法会议员、参政院参政、全国**联合会会长等职务。张弼士既是商界大亨,更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客家八贤”之一。他艰苦创业、以实业兴邦的民族精神和“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的爱国思想一直受到人们赞扬。
[客家民俗文化暨张裕酒文化展览馆]现在我们到达了客家民俗文化暨张裕酒文化展览馆,光禄第正屋两边各有两排纵向“横屋”。内侧两排为一层房屋,外侧两排为两层楼房,向后延伸成“围龙”。客家民俗文化暨张裕酒文化展览馆就设在左边外侧的那排横屋内。这排横屋底层的前部分为客家民俗文化展,后部分为张裕酒文化展,提起家喻户晓的“张裕酿酒公司”,各位可能马上会问:“那不是在山东烟台吗?”没错,张弼士于1892年创办了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开辟了1000余亩的葡萄园,栽种了25万余株葡萄。他搜遍国内外名贵酿酒品种,如蛇龙珠、赤霞株、解白纳、玛瑙红、梅鹿辄、醉诗仙、大宛红、魏天子等名种。葡萄栽培和酿造均采用当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烟台红葡萄酒1914年曾在山东物品展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同年又获得南洋劝业会优等奖章。1915年在巴拿马万过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和优等奖状。所以孙中山先生给它题赠“品重醴泉”的奖匾。1913年,张裕公司研制酿造出中国的“苦艾酒”-味美思,这种白葡萄酒也享有盛名。解放后这两种酒都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