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25-08-06 19:33:11
【精品】安全教育教案模板八篇

【精品】安全教育教案模板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育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4、出示插座,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看图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做对吗?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让幼儿分组自由讨论的方法,自由的探索家用电器的名称、功用等,幼儿兴趣很浓,讨论得很激烈,很多幼儿能根据已有经验讲出自己知道的想法、结果。最后又启发幼儿用记录的形式区分家用电器。很多幼儿能分辩出是否是家用电器,本次活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的教学效果。

安全教育教案 篇2

备课人:

第一周: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

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知道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邹凯瑞读新闻。

2、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3、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过马路应怎样走?

4、小学生过马路为什么要戴小黄帽?

5、乘车、乘船、乘飞机应注意什么?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

……此处隐藏4418个字……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防盗门。

2、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万一迷路不要惊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时拨打 110,请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3、观看比赛、演出或电影时,排队入场,对号入座,做文明观众。比赛或演出结束时,等大多数人走后再随队而出,不可在退场高峰时向外拥挤。

4、睡觉前要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防止煤气中毒。

5、不得玩易燃易爆物品和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

6、不偷不抢,不拉帮结伙,打架斗殴。

7、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防止被拐骗、拐卖。

8、不得与社会上的流窜青年一起玩耍。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法的.小公民。

总之,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最后预祝大家假期快乐。健康成长。下学期见。

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活动形式:

情景模拟、看图讨论

活动目标:

1、了解独自一人在家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小偷有可乘之机。

2、家中进入窃贼时,要在第一时间报警,不能独自贸然面对窃贼。

3、其他生成目标。

活动过程:

一、情景模拟

教师讲述《我的眼睛看见贼》的故事。

二、谈话讨论

许多小朋友会碰到自己一人独自在家的情况,但仅仅是在白天,如果晚上独自一人在家过夜,你该怎么做呢?联系刚才听的故事,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爸爸妈妈出门的时候,你该如何跟爸爸妈妈告别呢?

2、临睡觉前,你该做些什么呢?

3、晚上醒来后觉察家里有贼,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紧接着你该怎么做?

4、报警以后,是不是就坐等警察来呢?还有什么好办法求救?

5、在刚刚的故事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做错的,会造成危险的?

三、活动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可以为以下六个安全小贴士:

1、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独自在家

2、晚上独自在家的.时候,睡觉之前一定要关好门窗,并拉上窗帘,防止小偷有可乘之机。

3、如果醒来后察觉家里有贼,若窃贼没有进入自己的卧室,应马上开亮接近自己的所有灯光,并悄悄叫醒父母等家人。

4、家中进入窃贼时,任何时候都要在第一时间报警。

5、千万不要冒险去抓贼,更不要面对面质问小偷。

6、窃贼逃走时,注意记清他的体貌特征,报案时告诉警察。

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职校的学生自信程度较低,不相信自己,往往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因而不敢坚持行动方向,缺乏自主精神。通过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树立自信、发展自信的广阔空间,使他们能够自信、健康地成长。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卑与自傲,知道其中的危害,了解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自信。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克服自卑心理与自傲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安全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感受自信,学会自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自傲,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播放课件和现场表演等形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学生自信体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

2.启发学生讨论歌曲的含义,请学生归纳主题——相信自己、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才能赢得胜利。

板书课题:我自信!我能行!

3.谈感受:自信是开启成功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激起探究自信的.兴趣)

4.质疑:自信这么重要,在人生中,你是怎样让自信伴你成长呢?

二、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1.找出原因:

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情境剧:

情境一:学生小李看了一会儿机械制图题目,然后说:“我头脑笨,这些图我不会画。”于是,他等着抄别人的作业。

情境二:上课时,老师向学生小胡提问,小胡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就低下头,搓着双手,没有认真考虑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就回答说:“不知道。”

看完这两幕剧后,请学生做心理医生,分别找出画面中两位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思考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2.建立自信

学生为画中人物献计献策,有的用话语鼓励,有的用榜样激发,还有的传授高招,帮助小李、小胡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三、克服自傲,明辨自信

1.质疑

(演示课件画面)

情境:就快电工考证了,老师辅导同学们做实操。符文同学(www.zhutibanhui.net)认为自己复习比老师辅导更好,于是不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搞一套,狂妄自大,不把老师和同学们放在眼里。就这样,符文的好朋友也不把他当作好朋友了。结果,符文考试不及格,证也没拿到。

老师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符文是否也有自信心?

2.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后,归纳出:自信不是逞强自大,不能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自信不是自傲,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不要处处都表现自己。处处表现自己只会费时耗神,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失去朋友、毁了自己!

四、体验自信,尝试成功

(一)找优点: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大家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点,注意体会被大家指出优点时的感受。大家看看怎么回答?

(1)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

(2)是否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3)指出别人的优点时你有何感受?

(师生评议)

(二)游戏:词语接龙游戏,感受自信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要求学生在接词之前可以在心里或大声地说出来:“我能行!”

将全班学生分为三至四个小组。教师说出一个常见成语,要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以这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为开头,在限定时间内说出另一个成语,请四名学生统计各组所接的成语数量,多者为胜,评出龙头小组,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三)小组交流,感受主动参与带来的自信

问题:你个人参加接龙的次数是多少?谁接得最多?

(1)接龙次数多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经验以及接龙前、接龙成功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会感受成功的愉快,激发自信心)

(2)接龙成功次数少的学生谈谈自己失利的原因及感受。(教师同样加以鼓励)

《【精品】安全教育教案模板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