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8-06 21:42:10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九篇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由于幼儿园附近有建筑工地孩子们对塔吊、升降机、和迅速盖起的楼房高度等很好奇,所以设计了一节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平衡及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2、发展幼儿勇敢果断的品质。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幼儿的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1、独轮车4辆。

2、在距离起点处的地面画出通道当小桥,积木若干做砖块。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活动身体

1、在户外场地带领幼儿跑步,做热身运动,重点练习上、下肢动作。

2、将幼儿分成四组,在平地上练习推独轮车走的动作,理解这个动作对身体重心、平衡等的要求。

二、玩游戏“运砖块盖楼房”,学习推独轮车跑。

1、教师:小建筑工人们,我们刚刚接到一个任务,工地急需砖块盖楼房,请我们去送砖块盖楼房,看看那组最先运到,并盖好楼房。

2、将幼儿分成4组,站在起跑线后,听到指令后第一个幼儿将砖块放进车里,推着独轮车跑出,将车推过小桥,用砖块搭建高楼,再回到原队。第二个幼儿在起跑线后推车出发。最先将楼房改好的小组为胜者。

3、给幼儿提出相应的要求:每个幼儿每次只能运送一块砖,并且给搭建好的'楼房取名字,由一个小朋友讲解。

4、各组讲解搭建的主题,幼儿评选最佳楼房。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高,但是等待的时间较长,教师应该过准备独轮车,通道等,把幼儿分散成多组,减少等待时间。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训练宝宝的视觉定向能力,培养宝宝由坐到翻身够抓的能力。

【活动场地】铺有地毯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激发宝宝的活动兴趣。

二、组织幼儿活动:翻身够物

1、教师将玩具挂或放在宝宝能够翻身够着的地方。

2、教师示范翻身够物的'动作,让家长明白其用途。

3、请家长把宝宝放在指定的位置,并帮助宝宝把注意力转移到目标之上,然后开始活动,让幼儿翻身够抓玩具。当宝宝不能翻身够抓时,家长可在宝宝要翻身时稍加帮助,使其够抓到他喜欢的玩具。当宝宝够抓到玩具时,教师和家长要做出相应的反应(有好听的音乐,有温顺的动物叫声,或娃娃的笑声,或可爱的动作等),这样宝宝的兴趣会更高。

4、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或增或减,进行由坐到翻身够抓动作练习。然后转移位置进行练习,培养宝宝视觉定向能力。

三、结束部分:把玩具摆放在宝宝坐好的位置附近,让宝宝自己玩具玩。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在成长中发生的变化,并初步感受世界外物都会发生变化。

2、能用多元的方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人生长变化的图片书(胚胎——新生儿)

2、情景剧:孕妇的变化(结婚——怀孕(1月、3月、5月、7月、九月)

3、几张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4、排图:

(1)小蝌蚪——青蛙

(2)种子——树苗

(3)地球的变化(原始森林——恐龙时代——原始人类——现代社会)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小时候4条腿走路,长大了2条腿走路,年级大了3条腿走路。

2、提问:你怎么会知道的?

3、小结:人从小长大后会有很多变化。

二、通过阅读,了解人在妈妈肚子中的变化

1、小时候你从哪里来的?

2、从书仲找答案:

(1)看来我们从哪里来还真是个谜《这样吧我们旁边放了一些书你们可以去看一看。

(2)幼儿自由阅读

(3)分享交流(子宫、脐带、羊水等)

看来你们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娜把你的发现跟大家分享一下。

3、情景剧加深印象

三、出示班内个别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1、这些照片是谁?他们有什么变化?

2、照片上的小朋友与大家面对面。

四、出示三种成长变化图

1、小蝌蚪——青蛙

2、种子——大树

3、地球的.变化

幼儿摆摆说说其生长变化过程。

活动反思:

对幼儿的成长表示肯定、欣赏,从而激发孩子对自己的长大感到快乐、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再通过看图片和讨论以及幼儿自己实践整理实物,对幼儿能力上成长加以肯定和赞扬,使幼儿对成长的感知由身体过渡到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自信和自豪感。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重点。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在下雪天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2、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尝试解决下雪天遇到的小困难。

二、活动准备

1、恐龙玩具一个、动画故事《小恐龙的一天》

2、收集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那,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小恐龙也很喜欢冬天,尤其是喜欢下雪的天气,但是,下雪却给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讲述故事

《小恐龙的一天》,使幼儿了解在雪天活动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项。

提问:

1、森林里下雪了,小恐龙感觉非常非常冷,怎样让它暖和起来呢?

2、恐龙宝宝在玩打雪仗的游戏,发生了什么事情?

3、恐龙又到冰面上玩,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小恐龙做的对不对?那么你们在下雪天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谈谈自己在下雪天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

(三)出示“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打雪仗时,往同伴的头上、脸上扔。

2、独自到冰面 ……此处隐藏2147个字……

听着音乐,猪小弟盖起了砖房子,砖房子很结实。大灰狼来了又是踢又是推,可是怎么也推不开,怎么也踢不倒,就灰溜溜地走了,小猪们开心极了。

4.活动结束:小猪们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们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活动延伸】

欣赏动画片:三只小猪。幼儿做自由表演。

【设计评析】

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懒。

3.教师的投入在活动中十分重要,教师模仿小猪动作不能忸怩作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

4.由于这一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很多时候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们的思路,并尽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同时规范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节奏。

【资料链接】

作品分析:《三只小猪》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管弦乐小曲,主题音乐鲜明,旋律轻巧欢快,音乐形象活泼可爱,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共鸣,非常适合幼儿欣赏。顿挫跳跃的基本节奏贯穿全曲,诙谐形象的小猪叫声使整个乐曲生趣盎然。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变得勇敢了,从谈话中我常常知道他们有的能够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有的敢下水游泳了……但是我也发现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有部分孩子产生了退怯、自怨的消极心态,甚至有的产生了极不健康的心理,《纲要》中提出要注重孩子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上,更要从心理上去呵护他们,所以产生了本次活动。由说勇敢找勇敢到听听大人们的寄予,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形成遇事不慌张、不放弃,勇敢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找找中积累生活中各种勇敢的.经验,能够围绕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2、鼓励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并解决它,对自己要有信心。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幼儿有独处的经历、日常活动中感受过自己勇敢

物质准备:录音磁带(广告录音、家长的话)、字卡、抗震小英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读字卡,说一说勇敢

要求:大胆说说自己在生活的勇敢表现,了解克服恐惧心理很勇敢。

1、提问:什么是勇敢?你是勇敢的孩子吗?表现在哪里?

你有一个人在家的经历吗?当时心情怎样?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害怕

2、情景——独处时有人敲门,怎么办?

3、小结:除了不怕疼,不哭很勇敢,独处时克服恐惧,遇到突发事件能想出办法也是勇敢的表现。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感到你们的确比以前勇敢了。

二、看看说说,找一找勇敢

要求:进一步认识勇敢的行为,知道学习时面对困难有信心也是勇敢的表现

1、听广告——夸夸爸爸的勇敢

提问:谁的爸爸很勇敢?什么行为并不是勇敢的表现?

2、出示图片,找一找勇敢的人

提问:为什么说他们是勇敢的人?

理解词语: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3、爸爸妈妈们有些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我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 **妈妈说了什么?为什么学本领时不抱怨,不放弃也很勇敢?

4、小结:现在我们是大班的孩子了,要学习新的本领,将来上小学学习更多更高的本领,遇到困难时有信心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努力,勇敢地面对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克服它,做个勇敢的孩子,你们有信心吗?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

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 (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五、带幼儿去放风筝。(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