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自然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受自然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感受自然优秀教案1教材分析
文章生动的描绘了夕阳西下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通过优美的音乐、瑰丽的画面,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通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读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2、3、4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太阳下山的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感受夕阳的美丽与壮观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在网上搜集夕阳图片,配以优美的音乐做成简易而形象的课件。
设计理念
以第二课时为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导入课文,让学生了解2、3、4、自然段描写了太阳下山的过程。三个自然段结构类似,在指导学生学习一个自然段后,让他们自学其余两个自然段。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夕阳的美,通过美丽的画面感受到语言的美丽,通过语言的瑰丽透视出画面的瑰丽。
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
出示画面
提问:请小朋友们看看图,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过渡:今天我们小朋友跟爷爷,奶奶和小作者一起也去看看夕阳,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三课《夕阳真美》。
板书课题:23夕阳真美
2、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a)请大家打开书本,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b)老师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画了一幅,看看老师画对了吗?出示画面
能在小组内先自己读读书再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讨论五处错误的地方:
i.天空的颜色(天空一片深蓝)
ii.太阳的位置(太阳已经西斜)
iii.太阳的特点(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iv.西山的形状(连绵起伏的西山)
v.西山的特点(披着夕阳的余晖)
一边找出错误的地方,一边问:你是从第二自然段中哪句话中看出老师的图画错了,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此环节的设计,巧妙地把讲读课文孕育于评价图画中,让学生通过读文去找错,把课文的语句理解吸收并化为自己的语言去评图,对照图画巧妙进行读评的训练,同时也是语言的训练与师生交际的训练。]
c)看到这幅正确的.图,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它?
(引导学生说出“壮丽”)
d)指导朗读
i.过渡:对,这就是披着夕阳余晖的连绵起伏的西山,它显得十分壮丽,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这壮丽的景色吧!
ii.请小朋友们在下面自己试着读读看。
iii.a、指名读
b、谁还想读?其他小朋友用听的方式在大脑里拍摄一下属于你自己的夕阳图片。
iv.齐读:让我们一起把你所感受到的夕阳的美读出来。
[文质优美的文章不外乎赏、读二字,学生理解了、感悟了,并不代表学习任务就完成了,相反如何让学生记住这情境,内化这语言,积累这体验,读还是重要的手段。]
e)指导背诵
i.这么壮丽的景色有没有在我们小朋友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出示填空题:(谁来说说)
太阳已经_____,收起了________。天空________。________的西山,披着___________,显得_________。
ii.出示图片
让我们一起看看图,来说说太阳西斜时的壮丽景色吧!
a.自己在下面试说
b.指名说
c.齐说(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书)
[让学生在理解与感悟文字的同时进行试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a)过渡: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老师请大家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时的太阳有什么变化?
[每次读都各有要求,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不同方式的读中培养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b)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指读)
c)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下沉
你们知道这六个点是什么符号吗?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还有什么颜色?
d)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图画
e)这时,太阳已慢慢下沉,它自身及周围云朵色彩都发生了变化,它变得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把第三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f)齐读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a)过渡:太阳下沉时涨红了它的小圆脸,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真美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太阳走向西山背后时又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
b)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c)请小朋友们先轻声读读课文,再告诉同桌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落山
d)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图画
e)你们觉得太阳落山后留在天边的霞光的“灿烂”景象美吗?男女同学想不想来比一比,看谁把它读得更美?
f)男女生分别比赛读
[自由组合的学习方式,打通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
4)巩固第二~四自然段
a)过渡:作者把太阳“西斜—下沉—落山”的景色写得那么美,相信我们小朋友一定会把夕阳读得更美!
b)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在下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用心去读一读。
c)现在太阳已经西斜,我们请喜欢太阳西斜时的美景的同学来读一读。
太阳慢慢的下沉,有没有小朋友喜欢这时的太阳的来读一读。
最后太阳落山了,但是它还是那么美,相信也有小朋友喜欢这时的太阳的,谁来读一读啊?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读,“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为那些缺乏自信和勇气、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安全”的平台,让他们也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5)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a)过渡:看着这么美的夕阳景色,爷爷满面红光,看看图,想想爷爷为什么满面红光?
b)出示第五自然段
c)引导学生说出:“夕阳真美呀!”板书:美
d)指名读
3、拓展延伸< ……此处隐藏7716个字……6)垃圾要分类回收
(7)爱护每一块绿地,不破坏花草树木
(8)口香糖渣要妥善处理
(9)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
(10)参与环保宣传,争做环保小卫士
4.心之声:
地球母亲,请您不必太伤心,我们已经醒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正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人类正在采取措施,控制工业废气排泄,大量植树造林,街道上处处可见“保护环境,救救母亲──地球”的大标语,更可贵的是,我们已经把每年六月五日为世界环境日,我们这一天都会把您打扮的干干净净的。让我们携手共同创一个美好的未来吧!我们不会让您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我们一定把您恢复到原来的容颜,寻回昔日的光彩!
四、结束语
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爱惜我们的生命线。让我们一起努力!
编辑短评:《感受自然》一课,看出学生在课下已做过充分的准备,因此资料搜集较多,学生读自己对于四季的感受,也是畅所欲言,富有文采。更难能可贵的是,课程后半短段,教师引导学生由对自然的感受理解上升到对现实的思考,并结合实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倡议,这样就沟通了课内外、教案内外的联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锻炼了口语、写作能力,又从自然观上获得了有益的启示。(雨果)
感受自然优秀教案5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感受自然展开,是对第三单元主题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大自然是一个很博大的概念,包罗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为了将这一宽广的概念更具体化、生动化,特选选定了“感受自然”这一大主题之下的一个分支—“走过四季”,也是考虑到本单元所选文章与四季相关,有现成的经典范例,更方便引领学生走进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引导他们锤炼美的语言,使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总结,学会感悟,学会表达,进而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本教学班学生38人,两极分化严重,语文学习优者功底极佳作文多不用改,差者说话莫名所以。当然,中等生要占到总数的一半。鉴于这种情况,既要照顾到优生能“吃得饱”,还要考虑到差生“吃得上”,所以活动设计时有写的内容,又让同学说的内容,尽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亲身体验,给他们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说的说,能写的写,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实在有能力不足者,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给以帮助,从而达到“先学教后学”的目的,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简单赏析一些写景的.句子的妙处,总结一些写好景物的经验,并尝试在片段写作练习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过说是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搜集素材,通过读让学生品味鉴赏和总结方法,通过写锤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总结写景的技巧。
2、在课堂练习中学习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学会写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写景的能力。
感受自然优秀教案6○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
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什么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样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
○学生习作
青岛的春天
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天,因为青岛的春天不冷不热,又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冬天走时遗留下来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温暖的`阳光和那柔和的春风吹化了,蒸腾到了天上那最无人知的地方。居民楼上的窗户都为迎接春天而洗得发亮,太阳一照,亮晃晃的,还挺耀眼的呢!花儿也长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装了些金银财宝,舍不得给人看似的。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小草也一点一点地往外钻,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渐渐绽开了笑容,仔细一看,呀!嫩黄的花蕊原来是蜜蜂的“金银财宝”!蜜蜂扑着那可爱的翅膀,贪婪地吸吮着春的蜜汁,花丛里的蝴蝶也闻“春”而舞了,天上的风筝也渐渐多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蜈蚣”、“孙悟空”飞在空中,牵引着地上的顽皮孩子跑来跑去,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转眼间,春天已过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摆出了冷饮专柜,尽管没到夏天,但有嘴馋的,买上雪糕吃着。渐渐地,山上的野菊花全开了,从远处望去,山上一片金黄。孩子们忍不住花的诱惑,伸手来采,却看见看山的老爷爷慈善的眼神写满了忠言:他们也有生命呀!
小鸟唧唧喳喳地站在枝头上唱歌,恋恋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斓的夏天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