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学一年级的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一)
第一课时bpmf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六单元(出示课题:字与拼音(二)。(齐读课题)
2、老是这儿有一些字母,请小朋友一起来读读。(出示:āóēǐūǚ)
3、刚才你们读的都是韵母,从这节课起,我们还要学习一些字母,它们都是声母。(板书:声母,学说“声母”一词)
4、学会了声母,我们就能学拼音节了。汉语拼音中声母又23个,他们的发音又轻又短,今天我们就先学前4个。
二学习b,练习b的拼音
1、小朋友看看书上26页的黄色方框里有几幅图几个声母?(4幅图4个声母)先看第一幅图,谁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丁丁在听广播)
2、(出示:b)这个声母的发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的轻一点短一点。(师范读,学生跟读)
3、多种形式炼读。
4、出示:b-ā-bā当声母b和韵母a在一起时组成了一个音节。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读,比较哪一个音读的轻,哪一个音读的重。
5、前面一个音读的又轻又短,后面一个音又重又响,而且拼读速度要快,这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6、多种形式练习拼读,认识汉字“八”。
7、多种形式练习拼读ba的四声。
三、p的拼音
5、观察图画,看看上面是谁,在干吗?并猜一猜这个字母的读音。
6、那一位小朋友能试一试?
7、师生共同交流。(指名说,老师正音)
四、自学m、f
1、下面两个声母,小朋友借助书上的.图猜一猜它们读什么?自己练习它们的发音和拼音。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说。(2)师正音。(3)多种形式的读。
五、复习巩固,了解标调
1、指名读黑板上的读音。
2、仔细观察每个音节,说说声调都标在谁的头上。
3、师带读课文。
4、练习。
b-ǐ-bǐm-ó-móp-í-pí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4个声母以及它们的拼音,大家学的都很认真,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4各声母,相信你一定会学的更棒。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图片、小棒、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生: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师: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家看屏幕,这里有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3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齐说愿意。
师出示速算题:
①35=5-2=323=
②8-8=72=10-5-2=
③10-3=54=324=
④46=8-5=7-2-3=
生速算出答案。学生每正确算出3道题都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师:啊!多么美丽的白天鹅啊!听!是什么声音?(放天鹅的叫声)原来这几只美丽的白天鹅飞起来了,它们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这个湖实在是太美了,蓝蓝的湖水水平如镜,雪白的云朵映于其中。一阵微风吹来,湖面微微荡起波纹。湖边是碧绿的青草,色彩绚丽的小花。它们不禁被吸引住了,落入湖中尽情嬉戏,无忧无虑地游玩……(边电脑演示边放录音,教师讲解)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教者能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这时天空中又有几只天鹅飞过,看现在的场面,你能叙述出来,并提出一个问题吗?
[由旧知导入新知,有利于学生在比较新、旧知的“异”与“同”之中,主动地去思考,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天鹅?
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该怎么办呢?
生:把原来的4只和飞来的3只合并起来列式是43。
(师板书43。再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生:再减去2只。
师:从几只里减去2只?
生:从原来4只加上3只的总数里减去2只。
师补充算式:43-2,并读算式。
生读算式。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生:加减,有加有减,加减混合……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
师: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
生指名说。
师: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师:第二天,这几只美丽的天鹅又飞到了这个美丽的湖边,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情况呢?
(出现连续的电脑画面)谁来说一说?
生: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
师:谁来列式?
生 ……此处隐藏2953个字……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全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每一横行又从气象、草木、动物、花朵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学时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朗读、想像去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由整篇课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场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组关于春天词语的记忆板块,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必要的储备。所以,识字和记忆词串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串识字都有押韵合辙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从单个词儿的认读,到每行词串的连读,最后词串成文的诵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掌握诵读的技巧,为今后诵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把生活带进了课堂,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和抽象的词儿融合在一起,一边诵读,一边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义,又训练了语言。学生们虽然对独立的词儿理解增多了,但像没组装的机器零件,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词与词之间的间歇、空白,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像进行补充和扩展。在学生们的相互讨论中,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个春天的模块,在进行反复诵读、积极记忆后,一幅鲜活的春天画面就以模块形式建构、存储于学生脑海中,为学生日后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相似模块提供了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本课集中学写带木的字串,意在让小学生感悟一点汉字文化,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未了美丽的春姑娘(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二、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1.结合课件画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2.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随机出示:课文四组词串。
3.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练读,正音。(逐个词儿读,词串连起来读。)
[借助画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词串模块,使抽象的词儿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
三、逐行认读,深入感悟
1.让学生思考。
(1)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吗?点击春雨处,让学生们体会春雨细细的,像牛毛一样。
(3)出示春天春风春雨
谁来读好这一行词?
你是怎么想的?你好像看见了什么?(春天到了,我好像感觉到了春风暖暖地吹在身上,舒服极了,又好像看到细细的春雨正在绵绵地下着,万物都在迅速地生长。)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可以把表面上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存储起日后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模块。]
指名读,师点拨,注意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2.师:春天的柳树、小草、嫩芽是;怎样的呢?小朋友昨天已经跟他们交上了朋友,有的小朋友用手轻轻地摸了他们,有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打了个滚,有的小朋友还和他们说说话呢!
(1)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呢?在学生介绍时伺机逐个点击柳树、小苹、嫩芽,多媒体展现春天柳叶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镜头。
(2)小朋友这么喜欢自己的朋友?那你能读好它们的'名字吗?
(3)击出柳树小草嫩芽一行词语。
指名读,师评: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柳条垂在河面上,风儿一吹,河水漾起了层层波纹你们呢?
3.(1)点击布谷鸟,展现布谷鸟在田间边飞边鸣的镜头,同时讲述布谷鸟的传说。再逐个点击燕子飞行、蜜蜂采蜜的画面。
师画外音:燕子、布谷给我们带来了春的喜讯,连小蜜蜂也嗡嗡地赶来,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呢!一派热闹的景象。
(2)谁来招呼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3)春天还会有哪些动物呢?
[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动物这一模块进行补充和扩展。从而加深对春天的感性认识。]
4.(1)小蜜蜂为什么这么高兴?(点击蜜蜂在花丛中飞行采蜜的特写近镜头)
(2)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扇动翅膀,跟着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录像展示花的世界,其中有梨花、杏花、桃花。)
[伴随着生动活泼的画面,孩子们挥动着双手学着蜜蜂在教室内自由跑动,既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达到了做课间操的效果,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3)在花的海洋中,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击梨花、杏花、桃花的多媒体画面。)
(4)点击出梨花杏花桃花
指名读,学生评价。
四、熟读成诵,记忆积累
师: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悄悄告诉小朋友:春天在校园里,在小河边,在枝头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课文中的这些词儿连起来读就像一首小诗、赶快读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
1.练习朗读
(1)自己练读。
(2)把春天的美读给小组里其他同学听。
(3)交流:怎样读得美?教给方法(边读边在脑中放电影)。
2.学习背诵
春天不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它还应该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我们来比一比,谁最有本事把这些词儿都记下来。
(1)小组交流,讨论最佳记忆方法。
(2)大组汇报交流。(a、词串记忆法,如春花;b、归类记忆法;c、画面记忆法等)
[记忆法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之一,而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记忆能力的,小学时期是学生记忆的黄金阶段,只有让他们领悟、掌握灵活多样的记忆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五、认识偏旁,学习生字
1.认识木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偏旁,想不想和他交朋友?
板书木,知道他的名字吗?
2.文中有哪些字是带木的?(树、杏、梨)
它们为什么都有个木?以前学过带木的字吗?
[把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字串学习,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让学生从中领悟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学写树、杏、梨
(1)比较三个带木的字有何异同?(位置不同,形体也发生变化。)
(2)同桌说说这三个字中你会写了哪个?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
(4)指导书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