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05 06:39:09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会学生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重点)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学生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难点)

【活动准备】

三组学生 、 斜坡跑道、自制风筝六只 、奖品。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活动学生的全身:头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师用语: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请六名学生放风筝,让学生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学生放风筝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提问: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

幼儿讨论

小结: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学生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学生: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

总结: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时,注意前面的学生,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学生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请三组学生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

放松整理: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他的散文《济南的秋天》中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夏日的美景宜人: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大屏幕展示瑞士美景)。而我国的杭州西湖更闻名天下。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诗单道西湖之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好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之美由此可见一斑。(大屏幕展示西湖美景及苏轼的《饮湖上初晴》)而我们的省会济南竟得上帝之钟爱,把秋和冬的'艺术全赐给了她。济南该是一块何等到宝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

二、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先初步感知文章之美

1、请同学们说说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

提示:温晴、慈善、美丽、绚丽多彩等词语均可。老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确定自己的板书。

2、请同学们体会一下本文该怎样朗读?

提示:语调柔和,节奏缓慢,语气亲切,还要读出对济南的热爱。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处理板书在黑板上。

三、老师范读(配乐、配画)

四、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情朗读课文,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第一自然段: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对比)能具体说说是怎样对比的吗?作者运用这一组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回国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家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第二、三、四段写济南山的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美丽多彩;城外远山──是张小水墨画。

第五自然段写济南的水──不结冰,清亮、空灵等。

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题目济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提示:济南的冬天是指所写的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是别处的冬天。而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上文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特有的明丽色彩后,此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就反映出济南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总结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五、精揣细摩,品味学习

在课文中发现寻找、品味用得好的词或句子,用大大的圆圈在课本中标出,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提示: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3、小山整把济南围了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描写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这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实际并不矛盾,作者意在强调前者,因为缺的只是点口儿。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 ……此处隐藏7182个字……

提问学生: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

八.教师总结

作业布置:

1、熟读全文。

2、背诵本节课和校本教材中的名言名句。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材简说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因此,建议老师们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课件(或者复合投影片)呈现生字。

第一段:画面右边是文中插图,左边是课文。课文中致、勃、农、技加注音,农、技两个生字为红色,其余的字为黑色。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农、技两个生字,当学生认识后,教师点击生字,使之变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与之相同。

2.写字。

建议把指导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给学生讲,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感悟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也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2)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几个专业术语可以不讲。如果学生提问,可作简单回答。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看书上插图,再出示一只棉桃──图画、实物、课件均可)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实践活动

参观当地的科技展览馆,回校后交流参观所得。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冬季作物种植或在大棚中栽种的农作物。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角色学习,自读自悟

(一)范读(或听录音),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点读读记记课后列出的四字词语。

五、资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2.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生字14个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14个认读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特别的作业”,引导学生感悟爱护花木,遵守制度。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谈话:美丽的春天到了,孩子们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找春天吧!如果老师布置一项作业(板书“作业”),让你们去大自然找春天,并且要把找到的春天带回教室里,想一想:你会带来什么作业?

这个问题从学生身边谈起,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对学生的回答我不会从思想层面评价,只会从句子表达通顺上进行指导。

2、过渡走进故事:今天我们读的故事中的于老师也给他的学生布置了到大自然去找春天的作业,孩子们他们的作业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穿插 进行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自己拼读音节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学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交流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互相检测学习效果、教师提问,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课文,体会课文隐藏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课文隐藏的思想感情,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感。

三、达标训练升华主题

1、开火车读生字,同桌比赛读文,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深化重难点的学习。

2、思考:学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受到文本的启发,懂得爱护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

四、堂清检测

设计了给生字注音、造句、思考题,紧扣课堂教学重难点,检测学习效果。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