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时间:2025-10-20 10:57:07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打击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2、利用2/4拍的音乐用肢体动作和乡土器械进行表达表现。

活动准备:

1、若干音乐乡土器材如:串铃、碰铃、响筒、双响筒、毛竹琴、三角铁响帘等。

2、熟悉《新年好》这首音乐旋律以及《新年好》大节奏图。

3、会响的音乐请帖若干、节奏卡片|x x |x x|;|xx x|xx x|以及各种乐器的简单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节奏《我的身体会动》

老师:我们的身体很灵活,让我们来介绍一下。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用节奏语言表达。(我的脖子转转、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腰扭扭、我的小脚跺跺……)

二、用肢体动作进行节奏游戏(尝试运用肢体动作巩固2/4拍音乐节奏,使其节奏合拍到位)

师:要过新年了,我们一起去参加新年联欢会,好不好!

探索节奏请帖的秘密。

看请帖:新年联欢会发了一张请帖,特别有趣,是一种节奏请帖,只要小朋友拍对了节奏请帖,请帖就会发出美妙的节奏音乐,我们就可以去参加新年联欢会了。

引导幼儿发现节奏请帖上的秘密,并用小手等肢体来拍打2/4拍节奏。

三、用乡土器械进行节奏游戏(尝试运用乡土器械进行大胆表达表现,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1、选择一种器械进行演奏。

师:爷爷奶奶知道我们要参加新年联欢会,他们特意为我们送来了许多农村特有的音乐器具宝宝,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教师依次出示介绍乡土音乐器具,并示范演奏。

2、请若干幼儿分别示范敲打各种民间音乐器具,让幼儿们初步熟悉各种音乐器具的演奏。

3、出示|x x |x x|;|xx x|xx x|节奏卡,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民间音乐器具敲打。

4、出示《新年好》大节奏图,幼儿集体演奏。

四、敲敲打打真快乐

放《新年好》音乐,幼儿用各种民间音乐器具集体演奏,体验敲敲打打的快乐。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2

说教育活动背景:

这节课我们是结合自己班级主题活动进行开展的,秋天到了,孩子们一家郊游的比较多,所以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了本次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刚要要求进行了参考,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孩子们在平时活动中也喜欢参与打击乐的活动,所以我们也融入了打击乐的内容。

说教育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我的目标有:

1、了解歌曲内容能够哼唱歌曲。

2、对于目标的设计我紧紧的围绕了纲要指南,从孩子的能力范围以及需要进行设计,幼儿能够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同时又能够有所提升,在最后的目标中,我更强调幼儿的'参与性及快乐情绪,因为音乐活动就是要给予幼儿美的感受。纲要中也指出,艺术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美,发现美等感受。

说教育活动准备:

教育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了幼儿已有经验的准备以及物质准备两种,所谓幼儿经验准备就是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参与过音乐活动,同时具有使用打击乐的经验和常规要求,其余的就是为了满足本次活动所用的物质准备了。

说教育活动过程:

本次教育活动主要分为7个部分,首先是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音乐活动中爸爸、妈妈、宝宝的代表动作,同时巩固练习幼儿对动作的认识。第二部分主要是听音乐感知音乐内容及动作,更重要的是了解除了幼儿知道的动作外还有什么动作,让幼儿初步感知了解音乐内容。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感知音乐,了解每个动作都代表具体的歌词内容。第四环节也是本次教育活动的重要之处,就是会看图谱,了解图画中所代表的意思,可以听音乐看图谱完成音乐表演,同时教师还要强调最后一张粉色的纸张代表的意思,让幼儿指导粉色的纸张代表的是小朋友一起合唱。最后就是完成对角色表演,分组演奏等。

说教育环节:

在每个教育环节中,我都紧紧围绕目标有层次的设计每个环节,开始是对动作的认识,到对图谱的认识,再到分角色表演,再到分角色演奏,一步一步紧紧围绕目标而实施,幼儿能够跟随教师一步步的完成每个环节,到最能够看图谱进行打击乐,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说教育活动中重点语:

在活动中我的重点语言有:“爸爸是什么动作、妈妈是什么动作,宝宝是什么动作”让幼儿了解对角色的认识,还有“图谱上爸爸在哪里,妈妈在哪里,音符代表什么?”让幼儿巩固对图谱的认识。除了重点语言,老师的动作带动也是很重要,能够让幼儿直观的模仿了解音乐节奏等。

说教育活动的优点:

本次活动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最后能够运用打击乐完成对歌曲的表现,在活动中老师的环节设计很有层次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而且老师的指导语言很到位,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提问,让幼儿能够明白活动的重难点,层层突破。

说教育活动缺点:

在活动中的前半部分幼儿一直坐在小椅子上没有动起来,可以在活动形式设计上在有些调整,让幼儿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幼儿张嘴唱的也不够,没有积极的调动幼儿唱歌的欲望,最后环节还可以让幼儿进行打击乐表演,还可以给客人老师进行表演等等。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4/4拍节奏,能够通过身体模仿动作、乐器演奏熟练掌握乐曲的节奏。(重点)

2、能根据教师指挥的手势迅速做出动作反应,注意乐器相互协作演奏,演奏出苹果丰收的愉快场景。(难点)

3、感受苹果丰收的快乐场景,体验与同伴创造性的配器和合作演奏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苹果丰收音乐;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教学过程:

一、伴着欢快的音乐幼儿模仿摘苹果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体验摘苹果的愉快心情。

1、教师引导幼儿交流:你摘苹果时心情怎么样?

2、教师小结:摘苹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这首就是表达了人们丰收苹果时的愉快心情,我们再看看人们是如何庆祝苹果丰收的?

二、教师运用视听欣赏法,引导幼儿通过边看图片边欣赏乐曲相结合的方法,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了解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1、幼儿欣赏后回答:这段乐曲感觉怎么样?那乐曲是几拍的呢?教师带领幼儿尝试拍打乐曲的节奏并简单介绍乐曲。

2、刚才苹果丰收了,人们都干了什么?请幼儿模仿,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表 ……此处隐藏8045个字……极发言,尝试演奏。

6.师幼共同演奏,完整表现《郊游》。

三、活动结束:歌舞大联欢。

部分幼儿表演,唱歌与舞蹈,部分幼儿用乐器打节奏。体验打击乐在音乐活动中的魅力。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13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打击乐教学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并发展节奏感。通过中班的学习,幼儿初步能学会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在大班这阶段我们主要让幼儿继续学习有控制地演奏并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演奏的乐趣。《郊游》是中班幼儿学过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aba结构的歌曲,表现了幼儿在郊游中轻松愉快的心情。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节奏型上适当地提高了一些难度。这对刚进入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也是打击乐活动的一个新的尝试。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师哼唱,请一个幼儿示范)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脚印、手)表示什么?(可以踏脚和拍手)你怎么用这些动作表现节奏?(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学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节奏型:这是什么符号?(出示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

3、引导发现结束句不同的地方后面的a段和前面的a段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个小朋友来示范一下可以怎么做?(全班幼儿练习一次)

4、视情况而定:哼唱,幼儿做动作一次或跟着音乐做动作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双响筒、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铃鼓:可以拍或摇、晃。比较延长、抒情;双响筒:高低音,象脚步;圆舞板:声音短促)

2、为乐曲配器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贴上双响筒的图标)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请出小乐器,我们试试把乐曲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那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行吗?”

五、结束活动师:

“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瓶子里不同的水量能发出不同的音色。

2、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型,能根据图示,在教师引导下有节奏地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体会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开火车》钢琴伴奏、乐器图示(三种水量的瓶子和筷子)、三种水量的瓶子和筷子、三种不同水量的瓶子从多到少呈1、2、3、1、2、3……的形式摆放。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开火车”的'游戏,根据音乐做出开火车的动作,感受《开火车》的节奏和旋律,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示范演奏音乐:

(1)教师根据音乐用不同瓶子演奏音乐,让幼儿发现其中不同的节秦型。

(2)教师贴出图示,引导幼儿读懂图示(一根筷子表示敲一下,两根筷子表示敲两下,以及不同瓶子对应的小节)。

3、幼儿练习演奏音乐: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所展示的图示跟随钢琴演奏(演奏2—3次)。

(2)教师任意改变若干图示的顺序,让幼儿跟随钢琴演奏,教师可适当引导(演奏2—3次)、

4、游戏:

(1)将幼儿分成三组根据节奏按顺序(每组半拍)轮流演奏(共三遍,第一遍教师引导,第二遍教师适当引导,第三遍幼儿自行演奏)

(2)每个幼儿根据节奏按顺序(每人半拍)轮流演奏。附音乐:《开火车》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够听音乐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2、能够用串铃棒有节奏的演奏。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够用串铃棒有节奏的演奏。

活动准备:

串铃棒、动物地垫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一个魔法城堡里,只要念咒语,就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咒语。(挥挥挥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轰)

二、跟音乐做动作。

1、跟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咒语边做动作。

2、师:哪只手变成了魔法棒?(右手,带花的手)

3、再一次跟音乐游戏。

4、师:在最后我们一起要说什么?(谁来了谁来了,怎么办怎么办)

5、再一次跟音乐游戏。

6、师:呀,整齐的咒语声真的变出了一个魔法,是什么呀(串铃棒)

三、串铃奏乐

1、师:我们的咒语说到哪一个字,把魔法棒传给下一个人。(轰)

2、跟音乐用一个串铃棒游戏。

3、教师总结出现的问题,用两个串铃棒再次游戏。

4、教师再次复述游戏的规则,用更多的串铃棒游戏。

5、每人一个串铃棒游戏。

四、寻找魔法小精灵

1、师:每个魔法棒上都有一个对应的小精灵,你们看看自己的魔法棒上是什么小精灵呢?

2、师:在说到哪句话的时候,我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小精灵。

3、音乐响起,根据音乐中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找相应小精灵的地垫)

4、教师总结再次游戏。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