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10-20 15:15:07
美术教案8篇【精】

美术教案8篇【精】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清楚饼干的形状

2、学习黏贴,进一步提高孩子操作的综合能力。

3、体会成功的愉快。

教学预备:

1、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饼干数个。

2、供孩子动手操作的教学材料;擦手的毛巾8条。

3、视频展示台。

4、小狗狗木偶。

教学过程:

1、孩子观摩种种外形的`饼干,请他们说说饼干的外形。幼儿教师总结饼干的形状特点。

2、幼儿教师简易述说饼干的制作过程。

孩子品尝饼干说说饼干的味道。

3、展示小狗狗木偶,闻闻讲:“我聞到了香香的饼干,我的肚皮饿啦,想吃饼干。”

让孩子想方法。

4、幼儿教师展示动手操作教学材料,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并演示黏贴过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各黏贴一张)

5、孩子动手操作,要求每一种外形都黏贴到盒子中。幼儿教师巡视来回指导。

6、将孩子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出示。

7、孩子把“饼干”赠送给小狗狗。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美术教案1、走进新天地。

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各种相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一幅自己创作的画或一件手工作品、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画纸。

(教师)一只装有优秀儿童美术代表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相关美术资料图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激发兴趣。

1、出示我国彩陶上的`绘画杰作或法国史前绘画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我们小朋友会画画、会做手工吗?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教师启发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简单评述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进行简单的评价。让小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初步熟悉美术课的学习内容。

3、教师出示"百宝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欣赏、感受各种作品,了解学习内容和相关材料。

教师从"百宝箱"中逐一展示儿童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观看展览的形式,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自然、生动地讲授小学段的美术课学习内容,也可通过相关作品欣赏,重点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教案《美术教案1、走进新天地》。

1、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橡皮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等。教师可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

2、展示绘画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等活动,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同时出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可结合讲讲有关工具的发明等。

3、出示学生参加美术活动的图片或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三、了解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用笔,激发想象。

1、结合课本和儿童作品,出示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看看,并说说对这两种作品的不同感受。

2、让学生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各种用笔方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尝试画出不同的点、线、面。

3、可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四、大胆尝试、表现。

让学生尝试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的用法,画一幅点、线、面组合的绘画作品,并像米罗一样进行想象,同时给画取个题目。

五、展示、评价、交流。

1、让学生分组张贴自己的绘画作品,布置一块展板进行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

2、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

六、总结、拓展。

1、出示思考题:你知道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什么吗?你会使用哪些工具?你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内容?

2、教师可出示以往学生的画册或成长袋,可布置拓展性的作业:准备一本绘画本,让学生回家继续尝试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的用法,画画自己喜爱的东西。

3布置下节美术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的工具。

教后反思

从语文老师转型到写字老师,还是比较顺利,因为两者本来就是一家,从写字老师转型到美术老师,还是有点儿心虚,毕竟咱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只是个兼职老师。画画谁都能教,美术不一定谁都能上,"美"与"术"结合在一起的学科,更具有艺术性。第一堂美术课,我带给孩子不仅是一些最基本的美术工具与常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给孩子们带来了自己自由创作的快乐,发挥想象的愉悦,课堂中我给孩子更多的是展示的机会与鼓励的话语。"走进新天地",是学生,更是我自己,我准备好了吗?我必须准备好!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能够了解光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美丽色彩带来的变化,感知大自然的色彩。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课本学习,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掌握相关色彩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好色彩作业。

(3)情感性目标:感受自然现象,大胆表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识别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感受并运用简单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教学难点:表现方法的运用以及整体色彩的把握及创新表现。

教学资源:(1 ……此处隐藏2052个字……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呢?四人小组讨论。(展示6幅图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案中的点、线、面。(点、线、面闪动)

讲解点、线、面的多种形式。

结论:我们发现图案一般都由点、线、面构成(板书)。

(2) 了解点、线、面的组合特点:是不是每幅图案都由点、线、面构成呢?观察6副图案。指名回答。

结论:图案可以由单独的点、线、面构成,也可以由点、线、面组合而成(板书)。

(3) 比较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效果:老师也用了点、线、面组成了两幅图案,比一比,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课件展示)

结论:用点、线、面组合时,要把它们穿插在一起、分散排列在画面中,那才漂亮!

3、 范画(示范蜡笔水彩图案的描绘方法,学会大胆运用色彩)

(1) 构思:掌握了点、线、面的组合,我们就可以来画图案了,首先,我们要想好设计怎样的图案,书中的同学是怎么想的,我们来听听吧!(课件展示)

(2) 范画:原来在大自然中也能找到这么美的.图案,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吧!(课件)

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老师真想来设计一幅。

示范。讲解注意点:①设计不是临摹,要有创意;

②用蜡笔画时要肯定、有力;

③调颜色时,可稍多加水,刷一遍就够了。

(3) 比较不同底色的效果:改变底色,效果一样吗?(出示不同底色的两幅图)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结论:我们发现用这些相邻的色彩放在一起比较和谐,这三组色彩在一起对比强烈、很醒目。(出示色相图)

4、 布置作业

(1) 激趣:小灵还要大家帮个忙。(课件展示)

同学们,愿不愿意当回设计师啊?

(2) 欣赏:就让我们边欣赏这美景边构思你要设计的图案吧!(课件展示)

简介:这边是大设计师们设计的图案,那边是老师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的画面,相信同学们肯定看到过更美的,就请你把最美的设计成图案吧!

(3) 作业。

5、 巡视指导

6、 小设计师作品展,讲设计思路。

7、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每位同学都当了回设计师,帮小灵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小灵的墙上都挂不过了,你可以带回家装扮自己的房间了。

看到大家这么能干,老师相信同学们长大后肯定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把生活装扮得更美!

学生作业展示:

看到这花花绿绿的麻袋,我设计了这幅图。完成后,我怎么觉得像孔雀羽毛了呢!

秋天的枫叶随风飘荡,飘洒在天空中,飘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秋天了!

绿色的荷塘、傍晚的朝霞、风车、彩带、任你想象。

用上线、面,组成了一张怪脸。放远处看看,还真有毕加索大师立体主义的味道呢!

狐狸的尾巴特别大,红红的,真漂亮!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对比等关系,同时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大胆表达自己对静物的感受和想法,了解色彩与风格的关系,培养和发展色彩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提高审美品位。

重点:色彩关系换位练习。

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自然导入

1、复习提问美术色彩基本知识——学生回答

2、展示图片——查看有关资料,并对各幅作品进行赏析。

3、问题:——自由讨论

a。你喜欢那一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作品你有感到不理解的.地方吗?

c。你能说出这几幅作品各有哪些艺术风格吗?

4、教师点评________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交流互动、探求新知

1。让学生欣赏和分析课本上的范例——学生观察、分析、认识色彩关系,并作分类。

2。静物画的色彩关系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讲述自己对不同色彩关系的感受

3。3、静物画如何做新的处理

4。组织学生讨论——从改变明度、纯度、色相、构图对比、色调对比等方面讨论。(提示学生“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元素可以互换”)

归纳

通过对几幅作品的欣赏、分析、比较,发现每幅作品的色彩关系是不同的,那么色彩关系的基本规律又是怎样的呢?(可从明度、纯度、色相、对比、冷调、暖调去分析)

教师演示作品,把一幅静物画做多种色彩关系的重组、取舍,从而创造出不同的风格体系

三、合作探究、强化能力

1、静物画训练

要求:注意多种表现形式,改变色调,强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学生自由组合,或按小组。

2、学生练习

确定主题风格,

可用多种表达形式

四、展示交流

美术教案 篇8

学习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

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如何画出被遮挡物体。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引入阶段:

请学生听录音(火车开来的声音)同时教师出示能拉动的火车列箱,并提问学生听到什么声音,导出题目《乘上列车去画画》。

2、发展阶段:

教师出示贴有一节车箱的挂板,用各种水果贴片进行贴画让学生观察贴的是否正确、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教师讲解物体的前后遮挡部分的画法,物体在车箱里的绘画顺序是:由下向上画、由前向后画。

教师演示画画箱的车箱画法四句话:

(1)先画车箱长方形。

(2)再画车轮小圆形。

(3)火车铁轨两条线。

(4)车身图案任你添。

其中车身图案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车箱的长度画多长。)

启发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的车箱,自己还能画出什么样的车箱外形。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火车箱装满各种货物,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车箱画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堂总结

1、再次提示学生作品一个连一个贴在黑板右侧变成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并让学生评说哪个车的好与坏。

2、教师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说一说应把这么多的东西送到祖国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车渐渐开走的,表示司机叔叔开着火车带着学生的心愿走远。

五、收拾与整理:

六、课后拓展:

学生回家收集一些表现祖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图片。

《美术教案8篇【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