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0-27 15:15:10
中班教案(热门)

中班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计算“复习5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趣味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主动的去学,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环环相扣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趣味识字: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贴绒水果娃娃5个(背后贴有水果),颜色不同的卡车5辆,二进制游戏图片一张,各种水果拼图20张。

2、每组1----5数字卡片若干。识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娃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1、猜数和排序

(1)猜数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

a、梨子娃娃说;“我比2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

B、葡萄娃娃说“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说“我是1-----5数字中最小的那个数,是数字几呢?

D、你们看看1----5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那西瓜娃娃和苹果娃娃谁是2谁是5呢?西瓜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苹果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那苹果娃娃是数 字几?

(2)巩固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加以验证。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3) 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4) 排序现在,我要请小朋友给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队,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我们先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集体检查)请小朋友数数,自己排的对不对?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一遍。

2、复习序数和认数

(1)你们喜欢吃水果吗?我们到水果店里去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二进制图)我们帮水果点运点水果去好吗?

(2)(出示卡车)“嘀嘀,什么车开来了?开来了几辆卡车?”第一辆是什么颜色?那 么第三辆?……

(3)幼儿动手拼水果现在我们要帮水果店准备水果,请小朋友先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个长方形,反过来就是一个水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4)二进制游戏“我知道你的 水果是什么?”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装上车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谢谢你们帮了一个大忙,现在让我们一起开着车把水果运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儿开车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在竹梯上保持平衡地通过的方法、并进行大胆尝试。

2.引导幼儿感受森林探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森林的背景图、竹梯若干个,进行曲音乐,录音机;幼儿有在平衡木上行走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随着进行曲的音乐与老师一起出场,开始森林探险的旅程。

二、引导幼儿来到摆放竹梯(梯子腾空摆放)的地方,自由感知平衡的状态,激发其探索兴趣。

1.师: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竹梯)竹梯挡住了我们去森林的.路,要想进入森林必须要走过这个通往森林之口的竹梯,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幼儿自由讨论和探索。

3.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习。

4.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并自由讨论己组出战的方法。

5.比赛

三、增加过梯的难度,(将两个梯子的两端重叠起来,形成一定的角度)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新的方法。

师:小勇士们真棒!想了很多的办法通过了我们的竹梯,可老师发现前面还有一个难度更大的区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四、结束活动

结束森林探险活动,随着进行曲的音乐、踏着整齐的脚步离开森林。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长廊里的紫藤花,知道紫藤花的基本特点。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

3、感知紫藤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师自制“紫藤花”视频或PPT

经验准备:一起玩“寻找春天”游戏,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内的花草树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关键提问:你们在院子里找到春天了么?那些植物带来了春姑娘的消息?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二、请幼儿分小组观察长廊里的紫藤花树,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关键提问:这是什么树?你们觉得它的枝干有什么特点?你们还记得它的花是什么样子么?

三、组织幼儿玩“比一比”游戏,发现紫藤花和其他植物的不同之处。

1、观察紫藤花的枝干和其他树木的枝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观察紫藤花的树冠和其他的树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四、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紫藤花的喜爱之情。

关键提问:你们喜欢紫藤花么?为什么?应该怎样保护紫藤花?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以“长廊里的紫藤 ……此处隐藏2017个字……西,顾客盈门,而乙则冷冷清清呢?他该怎样做才是好售货员。

3.小结礼貌待客的方式是态度主动又和气。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根据情况,游戏可轮换角色。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元宵节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听,若讲,酌情简化。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不怕冷的大衣》这个故事来自于学习活动中《寒冷的冬天》主题背景下,故事以小兔的奶奶家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为线索,层层深入,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这样神秘的“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而是在层层的悬念中,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故事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感悟不怕冷的秘密是运动。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导入部分,引发幼儿对于不怕冷的方法的讨论;第二环节是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不怕冷的方法;最后环节请幼儿通过实践来对于不怕冷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2.能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

1.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天气怎么样啊?

2.冬季是一年里最冷的季节,呼呼的北风吹着,河里结冰了,还会下大雪呢!那这么冷的天气,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冷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取暖方法)

3.小朋友有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不错。可是小白兔呢?它怕冷吗?但是我听说她姥姥家有件不怕冷的大衣,穿在身上可暖和了,还冒汗呢?小朋友你们猜猜这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样的大衣呢?(幼儿回答)

4.你们想得都很棒,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怎么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二、理解故事

1.师分段讲述故事。

2.提问,理解故事

(1)小白兔为什么不肯起床?

(2)妈妈说姥姥有什么东西要送给小白兔?

(3)小白兔去姥姥家时穿得什么衣服?

(4)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5)小白兔怎么会这么热的呀?

(6)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吗?

(7)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小结:原来运动会使身体暖和,在冬天,我们要多做运动,这样就不怕冷了。我们小朋友平时要做个不怕冷,勇敢地好孩子,对吧!再冷的天我们也不要怕,早早起床,多做运动,这样我们也会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哦!

3.再次完整地欣赏故事。

三、延伸活动

1.你们知道吗?故事里的小兔来到了我们中二班了,小兔以前特别怕冷,喜欢睡懒觉,现在我可爱运动了,每天都能早早起床锻炼身体,你们平时爱运动吗?(幼儿回答)。

2.你们都很棒,和我一样是个不怕冷.爱运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一起出去做运动吧!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较清晰地表达各种布的不同。

2.对布制品多样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布的广泛用途。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裤、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书、手绢、帽子等,在班级里布置成展台。

2.用来做对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动过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质的区别

1.教师出示塑料桌布与布质桌布,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教师:这里有两块漂亮的桌布,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样?布做的桌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3.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教师:这里还有两双鞋,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穿在脚上试试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台,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感受各种布制品。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布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布做的。

------教师;布还可以做什么呢?

------教师;如果请你用布做东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触觉游戏。

1.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请一个幼儿上来,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确定后,其他幼儿喊"一、二、三",拿出来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儿为他鼓掌奖励,如果没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请他再试一次。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找一找,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布质的物品,共同填写“ 各种各样的布” 调查表。

注意事项:

(1)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感知与体验的时间,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的幼儿可能只从表面理解问题,如只从表面的特性,如颜色、图案等来区别布和其他材质。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追问,帮助幼儿深入了解问题,如材质,的软硬、光滑与粗糙等。

(3)该活动可以进一步向语言领域扩展,请幼儿细致描述布制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教案(热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