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5-07-16 06:39:07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上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们班一共有45名同学。绝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子弟,在上半学期我努力想通过自己的一套方法训练出一批得心应手的学生。然而无论我怎样运用自己以前成功的经验,我都无法在这一批学生身上得到成功的验证。学生们纪律涣散,听课习惯差,一部分学生作业不能认真完成,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读书难听混乱??面对这一个又一个问题,我不得不陷入深沉的思考,同时我也明白了外来务工家庭真正的含义和作为这些孩子的老师我的责任。

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学之前,我认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细致地做好了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新的变革,把孩子们引领到一个快乐学习的境界之中。

一、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年级识字写字仍是重点,对于识字写字教学,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形式,把认写读说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学,注重培养识字兴趣,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习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好的识字方法。在这种思想是的指导下,我努力改变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中主动快乐的识字。如今回想起来,学习的过程也是充满热情,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但是真正的识字的乐趣好像偏失了方向,汉字本身蕴含的无穷魅力,孩子们又了解了多少?此外,我为了节省时间,很少对规范的写字进行专门的指导,只是草草几句口头要求,便放手学生自己书写,如今部分学生不能规范地使用田字格,有些学生写字时“囫囵吞枣”,根本不按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上,我留下了遗憾需要以后来补偿,不过在看图写话这一难点的教学上,为了让二年级的孩子消除对写话的恐惧、厌烦,切实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提高孩子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我也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被认同、肯定的需要。而对于这些不谙世事小学生来说,这种需要就更强烈些。为此我就思索着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保持他们对写作的积极性。一般的我采用了大多教师的经验,给学生习作中优秀的词句划上赞扬的符号,重视朗读学生的习作,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行朗读发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自豪。??充分发挥写话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激发学生的内省力是很重要的一步,这就等于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有了窗户,才能接受阳光的`照耀。

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面对这些的阅读面狭窄,没有任何写作经验,也得不到家长有效指导的孩子,我觉得单纯的个人写作对他们来说作用太有限了。怎样提高这些孩子的写话水平?怎样让他们开阔眼界,掌握更多的写话经验?怎样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受到更多的感染?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决定:每篇写话都要写两遍,第一遍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完成。第二遍则是全班一起完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出谋划策,说一说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怎么开头,怎样把话说得更好。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共同探索怎样完成一篇佳作。

二、丰富语文活动,让学生爱上语文

生活处处是语文,只有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才能让孩子真正地爱上语文。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本期由于思想和实际情况的限制,我只在“读背古诗”和“享受朗诵”两方面做了努力。

我校在本学期安排了学生“读背古诗”活动,利用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古诗。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我没有固定每天都学习什么古诗,而是让学生自愿报名把自己背会的古诗教给全班学生。每天主动要求教古诗的孩子,奖励一朵红花.这样一来,既省了老师的事,激发了学生主动背诗的积极性,又给了孩子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们看见每天都有不同小老师教他们学习,学习的热情也很高。我拿出一节课时间举办了“读书比赛”活动。通过这次比赛,调动了一部分学生朗读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又有意地强化朗诵,更使得一部分学生在私下里对读书做了努力。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我经常安排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教小朋友们读书,这又一次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一旦没人教读,就很难把握好读文的合适语气和语速,整体效果也不是很好。

三、教学失误

1、一部分程度好的孩子表现出出色的理解力,使得我误以为知识的掌握比较轻松,为了不让学生产生对知识重复的厌倦感,我便浅尝则止,最终导致我对整体学情的错误估量,使得一部分潜能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了极大的困难。

2、平时忽视了一些细节,使我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有些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3、忽视了家长工作的重要性,我长期固执地认为,只要孩子能完整地做好家庭作业,家长检查不检查不重要。但最终由于缺乏家长的有力配合,使得一部分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投机取巧,自欺欺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过关。

4、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大多时候是让学生“大合唱”,很少对知识进行个别检查,导致班里学生浑水摸鱼,养成了不动脑筋的坏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

2、对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将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3、加强自己的授课能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去学,学而不忘。

4、多加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只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人,错误和遗憾才能成为进步的台阶。我要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

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我的教育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继续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学生,将继续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课,将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预想不到的教育难题??但只要我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了昙花的特点以及“昙花一现”的含义。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昙花的特点,初步了解“昙花一现”的含义,深入理解“昙花一现”的比喻义。同时,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点来写植物的写作方法,并通过课外实际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抓住特点向大家做介绍,以此了解更多植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进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一、教学效果:

反复读课文,达到熟练。画出描写昙花特点的词句,与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积累,然后指名汇报。汇报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比喻句“那里天气特别干热,白天的太阳就像烈火一样。”拟人句“当夜晚来临,花蕾便静悄悄地开放,发出淡淡的清 ……此处隐藏10972个字……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这两个句子去感悟语句的生动、形象、具体。

抓住了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这两个句子去了解小猴子喜欢吃葡萄和吃葡萄的着急心情。

体会玩句子之后,张老师师范写了“猴”的笔顺,巩固学习体会。

这节课让我深刻意识到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它使我拥有了一个新的体验,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可取之处:

一是,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课堂上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学过程有条有理,教学活动一一进行,各个环节有顺。

二是,每个环节的过渡非常自然,不留痕迹,老师的提问恰到好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是,应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也被吸引了过来。就这一点,我觉得有可能的.情况时,可以天天使用电教手段来上课。

不足之处:

例如,课堂上使用的课件,只是一个表格和三句话,这样课件太简单了,在课堂中我认为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如果能再加上旺嘉在寻找幸福鸟所遇到的困难的画面,是动画就更好,这样将使课文内容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点值得改进是,小组合作学习有待加强练习,这堂课上,小组合作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了,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通过这次备课和上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课不怕上不好,也不怕上不好课,只要你肯用功夫,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是一定会有提高的,而且会越来越好的。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法教师一样教字(一个一个的),可是行不通时间不太够。我想这是因为我原来没有认真教偏旁的原因吧,现在我把每个偏旁的写法都重新教一遍,希望学生能够有所得。也许这样教是慢了点,但我觉得当学生把偏旁的写法掌握了之后速度会快,而且自己会写得不错,我就不用面面俱到的.讲了。我原来注重的是每个字的写法,没有这样成系统过。这学期我还要利用活动课加大对写字训练的力度,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写得一笔好字。而且我加了一步:让学生板书,之后大家评。学生们很踊跃。不过他们有时会笑别人,而且因为不习惯板书写得不好看。我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以一种帮助同学的心理来看别人的字,心中想的应该是我怎么样才能帮助他写好字呢?虽然他们小,可是我觉得他们有一点点明白的。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小英雄于连》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用智慧拯救城市、拯救老百姓的故事,赞扬了于连勇敢、机智的品质。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然后告诉学生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名字叫于连。由于于连是比利时人,于连铜像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也是一个著名的景点,而学生并不了解比利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于连的祖国和现在的于连铜像有个感性的认识。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找出课文中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想想这座铜像是谁。这个环节主要是引起学生对人物的兴趣,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在了解了课文对铜像的描述,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铜像的有趣后,我借用书中第二自然段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再在小组中交流。

在三、四自然段的重点段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通过对第三自然段的关键字词句理解(“灯火通明”、“欢声雷动”)和朗读感悟,体会比利时人民对敌人的憎恨和打败敌人后的欢欣。并引导学生想像敌人阴谋得逞的后果,体会情况的危急。这样为第四自然段对于连形象的体会作好了铺垫。

第四自然段是本篇课文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于连的机智勇敢,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于连,当你看到连着炸药库的导火线闪着火花,眼看这里就要爆炸时,你会怎么办?并要求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当学生自由畅谈后,再回到课文中看看于连是怎么做的,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到了于连勇敢、机智的品质。再通过对描写于连一开始想办法的句子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当时情况的危急,在危急的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撒尿,把火花灭了,然后我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导火线的火花灭掉。再把学生想的办法和于连撒尿的办法对比,体会于连撒尿办法的绝妙,从而让学生再次体会到了于连的勇敢、机智。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在朗读中深刻地感悟人物的品质。

4、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两方面的拓展。首先是进行口语交际。在学习完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了解了人们塑造了一个撒尿小男孩儿的铜像来表示对于连的感谢和纪念后,我要求学生假想自己是布鲁塞尔城的市长或是布鲁塞尔的一位老奶奶或是布鲁塞尔的一个小朋友,面对小于连,你会说些什么呢?通过对话形式,既帮助学生表达了对小于连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后我让学生说说如果有机会去比利时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什么礼物呢?为什么呢?在学生自由畅谈后,我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又加深了对于连的认识。

在教学《小英雄于连》时,我为学生的一些出色回答和表现而感动。比如在问到于连为什么看到导火线的火花不但没害怕而是想办法时,有学生回答因为这里是他的祖国,他爱他的祖国。我没想到学生已经把于连的英雄行为延伸到了爱国的表现,我为学生的回答而感到骄傲。再如问到学生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灭掉导火线的火花时,当有学生回答可用石头砸导火线时,马上就有学生反驳到这种办法不行,他说用石头砸导火线会摩擦起火,不但不会把火花灭掉,反而会加快导火线的燃烧。我为学生的回答而喝彩!当学生说看到于连光着身子,没穿衣服,怕于连冷而要送他衣服时,我为学生的爱心而感动!

在教学完这一篇课文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我们要善于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起来,在教学中应用。“相信学生的潜力,把课堂还给孩子”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在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参与的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有潜力,需要环境、条件去开发,就像种子发芽,需要阳光、雨露去滋润一样。我们教师就是要在课堂这片沃土中播撒种子,创造适合种子生根发芽的温度、湿度,让它茁壮成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口语交际、情境体会这些形式其实就是在为学生创造条件,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我相信课堂——这一师生共有的舞台一定会更绚丽!。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