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的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的古诗1(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二)《山中杂诗》(吴均)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三)王维《竹里馆》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四)《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五)《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逢入京使》(岑参)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七)《滁州西涧》(韦应物)
1.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九)《送灵澈散人》(刘长卿)
刘长卿《送灵澈散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十)《约客》(赵师秀)
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十一)《论诗》(赵翼)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初一的古诗2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读,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读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初一的古诗3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是一位少年才子,但是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子。王勃年未及冠就出仕为修撰,但是不久因写了《檄英王鸡文》触怒了皇帝而被革职。后王勃远走蜀中,得到机会补为虢州参军,但是又在任期间犯了死罪,虽饶幸被赦免与一死,可是他的父亲因此受到连累改任交趾令。王勃在前往探望父亲的途中因溺水受到惊吓,竟然在惊悸中死去,时年仅二十七岁。 ……此处隐藏9757个字……略作停顿,“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诗——《蜀道难》。”
下面传来一阵阵议论声:“好像在某本杂志上看见过这位老师的光辉形象。”“不管谁上,古诗课,都没劲!”“还是去会会周公吧!”……
他在黑板上写下“蜀道难”3个字,字写得很大,很有劲,跟他说话的声音一样厚实沉稳,使人精神为之一震,睡意跑了1/3。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5页,大家先来读一下。”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拖泥带水,有气无力,好像都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读到“飞湍瀑流争喧……”时全班60余人,居然“凝绝不动声暂歇”,卡壳了,原来“逈”是个生僻字,大家预习得不细,哪会读啊!
“在正式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知人’,了解一下李白。李白,我们是很熟悉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有的同学就会背诵他的《静夜思》了。大家知道,唐朝是诗的时代,诗人是很吃香的,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走到哪里都可能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崇拜者,也可能像现在的追星族见了小沈阳大喊‘阳仔,我爱你’一样,见了李白就大喊‘白哥,我想你’、‘白哥,再来一首’!”
“哈哈哈……”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伏到了桌上,手揉着肚子……老师这简短而难得的段子让我们的睡意荡然无存。
他却板着面孔,没有丝毫绽放的神态。等大家笑完,他便拉亮嗓门。
“‘噫吁口戏’,这是一个惊叹词,相当于现在新新人类使用的前卫词语‘哇噻’……”
又笑倒了一大片,我摸摸自己的嘴巴,感觉有点疼,平时锻炼得太少了。
几分钟工夫,同学们对这首诗来了兴趣,个个竖起耳朵,握住笔杆儿,专心致志起来。过去一天到晚都趴在“城墙”(书堆)下面的瞌睡虫也大眼圆睁,饶有兴趣地点头,摇头。
……
这老师能耐不小,读诗的声音,洪亮而且有“磁”性,很有“味道”,高亢低回,抑扬顿挫,我们一个个都跟着在底下轻轻地念,静静地回味,默默地想象……
“丁零——”下课铃响了。走出教室,我意犹未尽,感觉这节课太短了,好像还没有到45分钟,便又摇头晃脑起来:“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哇噻!我居然背出了2/3的内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他们都说这节课太有趣了,效率挺高的,课后再花点工夫,这首诗就能默写出来了。
蜀道难,李白仕途难,我们上古诗课不打瞌睡难,可如今,老李的这首诗在我们班却早已是“大道如青天,个个背得出”了。
初一的古诗13轻轻地叩开古诗词的门扉,我突然发现原来诗歌的殿堂如此美妙。
小时候,妈妈教我念诵唐诗宋词,读诗是一种高雅的享受,是一种心灵的洗涤。现在,我时常翻翻古典的古诗词,它们已经如大片大片的墨水深深地印在我记忆的宣纸上了。我喜欢它们高雅的语调,特别是烟雨中的轻吟浅唱,樱花树下的忧伤呓语。
我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仿佛看见了在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的空间里有一位远征的战士归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看见春雨伴着春风悄悄地在夜晚下起来,蜷缩的小草和干枯的树叶在雨水的滋润下舒展开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我联想起农夫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谈论着丰收的的年景,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稻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耳畔是接连不断的青蛙的叫声。
这些美妙的联想,让我更加喜欢读古典诗词。我爱古诗,它能让我们更加有文化底蕴,是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应该努力地学好古诗词,为祖国的未来添上古色古香的一笔!
初一的古诗14论 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一的古诗15一、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40分)
1.客路青山外, 。
2.纤纤擢素手, 。
3.终日不成章, 。
4.盈盈一水间, 。
5.明月别枝惊鹊, 。
6.杨花落尽子规啼, 。
7.青女素娥俱耐冷, 。
8.中庭地白树栖鸦, 。
9.梅雪争春未肯降, 。
10. ,但余钟磬音。
11. ,思而不学则殆。
12. ,路转溪桥忽见。
13. ,自将磨洗认前朝。
14. ,萧萧暮雨子规啼。
15. ,楼台倒影入池塘。
16. ,吹面不寒杨柳风。
17. ,梅花香自苦寒来。
18. ,我言秋日胜春朝。
19.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二、理解性默写(60分)
1.“ , ”是《十五夜望月》中推己及人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 , ”。
3.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4.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妙的是“ , ”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词中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 “ , ”两句描绘了早春特有的景色;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的句子是:“ , ”。
7.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 ”。
8.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 , ”。
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来表达:“ , ”。
10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
11《论语》中阐述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1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