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日记集合8篇
一天即将完结,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日记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日记 篇1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个学期又过去了,我收获了很多知识。
学习方面上,我学到了很多生字,会写了很多汉字,会背了很多故事,还学会了很多成语。数学方面,我学会了大叔的加减和除法竖式。课外生活上,我一年级报的足球社团,国画社团还在上,我的.国画有进步,足球也有进步。习惯方面,我再也不用妈妈收书包了,我再也不和同学打架了。我以前是7点以后起床的,现在6点多起床。
这就是本学期我的收获。
我的日记 篇2期待已久的学农终于到来了,基地潘校长带我们去体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在去挖番薯的路上,我们路过了“天鹅湖”。随着潘校长的一声喊叫,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天鹅幼鸟离开水面,一起飞向天空。我一抬头,成千上万的天鹅掠过我的头顶,向远方飞去。那场面,使我们都惊呼了一阵。
最令我难忘的是炊事体验活动。组里每一个人都主动认领了一项工作。会烧火的一直候在灶台后面,认真把握着火的.大小。洗菜,切菜的组员一丝不苟地准备着食材。
我在我们组是负责烧菜的。第一个菜有青豆、玉米、西红柿和山药四种食材,叫做“四亩地”。我等烧火组调好了火,就撸起袖子,举起铲勺,捋捋头发开始干。待到大铁锅中清油冒烟,我先把玉米和青豆放进锅里,加一瓢水。等水沸腾后,再加另外两种食材。我从来没有炒过山药,但我希望试一试。
我努力控制着锅中食材的走向,但是徒劳,青豆不断地爆出灶台。烧火组的赶紧把火调小一点,青豆总算听话了。一盆香喷喷的杂炒出锅了。这是桌上的第一个菜,我真欢喜!
一阵热火朝天的忙碌后,桌上已经摆了二十来盆菜,就差富同学的煲仔饭了。米饭、青豆、玉米,各色食材混在一起,加少许水,灌酱油,就光看着,不去闻,不去尝,都能判断出这一锅饭会是多么可口,会是多么容易让人流口水。
我看着闷住的锅,产生了一点好奇,便打开锅盖,用铲子铲了铲,锅巴毫不掩盖地露了出来,乌黑乌黑,一股焦味扑鼻而来。富同学见状,绝望地叫了一声:“哎!我的饭!”便赶紧停火,出锅盛饭。
烧火的,切菜的,杀鱼的,洗盆的……所有组员都吃上了可口的饭菜。这吃进嘴里的不仅仅是饭,还有劳动的果实和合作的结晶。
五天的学农活动结束了,回归“老巢”后,我仍然意犹未尽。
我的日记 篇3这几天,心头都有一股酸涩,想写点东西,关于我的父亲。
20xx年的元旦假期,在临放假的头一天,我最终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买了一号回家的车票。其实回家本是有点不情愿的,因为最近的状态,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有一点理不清的烦心,很想借假期出去走走散散心。我妈常常在念叨起我时说我最是不恋家的孩子。
当我下了火车,行在家乡不是那么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上,望着出租车窗外那些被积雪掩盖的的麦田,远处像小房子一样一排排盖着草席的温室大棚,微风里仍抖动干枯枝叶的一垛垛玉米秸秆,早已没了鱼虾却仍在静静流淌的村外小河,笔直而又枝桠分明的白杨树,村头已经被扩建重修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明远小学……那股不能言喻的温暖和踏实感像往常一样再次涌来。
我一直知道我深深爱着这片灰色的土地。因为,生在那里,长在那里,那是最亲切的根。
我下车的时候,父亲已经在家门口等我了。这让我很意外。往常站在门口踮起脚尖眺望的人都是老妈。后来,听妈妈说,你爸今早听我说你要回来,就翻着日历嘟嚷这是一个多月没回来了,然后就骑车出去买鱼去了……
父亲见到我,先是咧开嘴冲我笑,之后又探身冲司机师傅喊:“师傅,家里来坐坐喝口热水吧!”
司机师傅很意外,连忙道谢说不用了。父亲憨厚的笑容挂在脸上,就不知道要继续该说什么了。
我谢过司机师傅,然后边进家门边笑着跟父亲解释,“司机师傅忙着赚钱呢”。
父亲又嘿嘿笑了几声,复述了一遍我的话:“喔,忙着赚钱呢。”然后跟着我进了家门。
父亲习惯了每次请司机师傅进屋喝水,他认为那是礼数,或者是出于感谢,麻烦到了人家把我送回家。但他似乎从来没有记起过司机师傅们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
那天晚上,吃过晚饭,父亲坐在沙发上,用布擦一个黑色的手电筒那么大的东西。我在看电视,并没留意他到底在擦什么东西,直到好一会儿他才用商量的口吻突然对我说:##(我的小名),你帮我推下头,行不?
原来他擦的'东西是一个剃头发的电推子。
是的,父亲不好打扮,不留发型,尤其上了年纪之后,头发长了就直接剃光头。
我对父亲年轻时候是一个帅哥这件事从来都深信不疑,不仅是因为那张他和母亲唯一的黑白结婚照片,还因为直到现在脸上长满皱纹仍然掩饰不了他俊朗的五官。连剃光头都很好看。
他也很少去理发店。据说,他会找他一起下象棋的棋友帮忙剃头,如果姐姐或者姐夫在家,也会派上用场。以前也去过理发店,几次体验之后,他发现理出来的跟自己理的没什么区别嘛,就干脆买了电推子,不再去理发店。
我这是第一次被邀请为他服务,不免既兴奋又紧张。生平第一次给自己亲爹理发剃光头呐。
可是,当我一手拿着电推子,一边帮他拿下他的帽子,我却愣住了。
“爸,你什么时候长了这么多白头发……”
父亲讪讪地笑,一边自己找个凳子坐下,一边说:“老了啊!”,好像做了错事的孩子在不好意思的承认一个事实。
老了啊……
这是我第一次听见父亲说自己老。
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只觉得心底被咯噔触了一下。伸手摸摸了他那头花白的头发,鼻子酸酸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已经记不起最早一次听他说他发现几根白头发是什么时候了,而似乎只是转眼的时间,如今,他的头发里就只能看到一小部分是黑发。
我才想起,父亲,他已经六十岁了。今年将是他的本命年啊……
在我出神的当口,他已经自己围上了围裙,我帮他系好带子。
父亲说:“你就大胆推吧,贴着肉皮,刮不伤的。”
我仍是小心翼翼,在他的指点下还算完美的完成了任务。还帮他洗了头。
父亲照着镜子,一边开心的跟我说:“这要是去理发店也得花5块钱,还不如让我闺女剃呢。”然后,他重新戴上了他那已经泛旧的鸭舌帽,开始刮腮边的胡子。
我跟父亲的交流一向不多,像天下大多数父亲一样,他对女儿的爱是沉默安静的。有很多细微的日常小事,如果不是刻意回忆,都很难让人留意,然而,当你一一回顾那些细节的时候,就发现那些小事串联起来是多么的隽永流长的爱。
父亲一辈子节俭,在自己身上从不乱花钱,对吃穿住从不挑拣,用我妈的话说是很好养活,他对我们姐妹的吃穿住行要求就 ……此处隐藏4109个字……,希望人数不够,人数不够。我一直在心里说着。
希望我还有机会竞选运动员。
我的日记 篇8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赣美版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七册第6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综合探索”类绘画创作课型,即“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本课主要是对以前绘画内容作一个回顾,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方法,并学会运用绘画日记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目的: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及创作方法,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难点: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创造思维,引发学生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象,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法运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绘画过程的演示,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学会绘画和运用。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生:比较感知——激发想象——讨论探索——绘画实践——情感升华
师:引导观察——创设情景——启发点拨——巡视指导——汇总归纳
四、教学程序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序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绘画)②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内容有哪些?(日期、天气等) ③哪种日记比较美观?(绘画日记)
3、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日记。(多媒体出示课题——“我的美术日记”)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内容呢?我们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或发生的事情,所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来回忆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听声音画记忆画)
(二)、展开:情趣教学,激发想象
1、教师播放小朋友唱歌的声音,提问:“说说是什么声音?使你联想到什么场面?”(多媒体展示 :“听”字。)
《我的美术日记》说课稿范文
2、教师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图,提问:“观察这幅作品,除了绘画部分以外,还有什么内容?”(还有文字部分)(多媒体展示:绘画日记结构:1.绘画部分2.文字部分)
3、教师再次播放各种声音国歌声、笑声、哭泣声、雨声。学生认真聆听并展开想象。(多媒体展示 :“想”字。)
4、师生共同讨论:当我们听到其它声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象好吗? (多媒体展示 :“说”字。)
5、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出示一些听到声音后学生想到的一些范图。激发学生想象,并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画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记忆思维,突出本课的难点。)
6、学生再次讨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教师出示范图(唱歌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7、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作画呢?教师出示几例范图并出示绘画步骤:
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
2)涂上颜色(强调大胆,均匀,整洁)
3)文字说明(日期、天气、事件、说明要概括,简单)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各绘画图,动画出示绘画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绘画方法,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深入:学生小组创作实践
1、按4人为一组分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2、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3、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结束:情感升华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记日记 ──用绘画记日记。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运用这种新画法记日记,时时记,天天记,隔天记!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