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随笔

时间:2025-07-22 04:30:10
小学随笔

小学随笔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随笔1

夜里7点,人民公园的音乐喷泉准时开启。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首错落有致的诗,一幅五彩斑斓的画,一个多姿多彩的花园,听到了一曲曲激昂向上的歌。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根根细长的水柱从池子里喷出,仿佛一片水晶长成的树林。倏忽间,它们全都跌入水面,溅起一片晶莹的水花。紧接着,水柱先后喷出,这里冒出来,那里已经跌下去,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会儿,水柱从左到右依次喷出,一会儿,又从右到左,一会儿又仿佛私下约定似的,连接成一条连绵起伏的波浪线,不正像在池子里写下的一首节奏铿锵的现代诗吗?

灯光也随着音乐变化。红,黄,蓝,靛,紫……变幻着,流动着,把水柱的脸儿打扮成彩色,仿佛一群表演节目的快乐的孩子,蹦着,跳着,欢呼着,歌唱着……柔美的线条,斑斓的色彩,不正像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吗?

很快,水柱们开始调皮起来。一会儿扭动着柔软的水蛇腰,甩动头上的花辫子,一会儿又交错起来,搭成了一座座水晶桥。那些水晶桥连成一片,连成了一条长长的.花廊。在那水池中间,有一圈水柱,都朝着圆心喷射,还左右摇摆,组成了一个缤纷的大花篮。如此美妙的花园,鱼儿们岂能错过?它们跃出水面,追逐着钻石般的水珠,闪动的鱼鳞,让人分不清那是水精灵在舞蹈还是鱼儿在跳高。

乐曲越来越激昂。我听到了歌手动情的歌唱——铜梁,你往高处走!一根粗壮的水柱突然从大花篮中间喷出,伴着渐渐升高的曲调,水柱冲向了天际。人们的视线也被水柱牵引着,都不由自主地扬起了脖子,看水柱高过大树,再高过高楼,足足长成一百米的巨人。一曲结束,巨人跳入水中,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但那飞扬的水雾,直扑向人们,还荡涤着激动的内心。

又一曲开始,人们又期待着那惊天的水柱,仿佛那就是我们的生活,于平淡中起惊雷,于平凡中见神奇。这,不正是生活的乐趣吗?

小学随笔2

放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要好的小学同学,她没发现我,就这样骑自行车越过我。

一瞬间,我才反应过来,回头去喊她,可她的背影就这样远去……

接着我怀着遗憾前进,一下子功夫便走到半空中,天桥上,耳旁的,眼前的,车声,人流都如此匆匆忙忙,我似乎没必要驻足观赏这一切。一切都在运动,从不因我停留,这运动的世界呀,使我的心神有不得半点怠慢,反而更紧张了。我也走,人也走,车也走,车比我快,人比我快,我也比不过我自己。

快到家了,我累了,懒了。可是,地球却仍不停歇,他转啊,转啊,难道没有一丝疲倦吗?我仍然得走,即使我走得慢。我告诉自己。滑板上的小男孩从后面追上来,溜到我的`前头,一只乳臭未干的小狗也跑着,吼着,追逐着前方滚动的球。

啊!好像仰天长啸一声。

唉,我无法让世界停留,世界是因运动而精彩的。因为运动,我们有朝暮,有春秋,有时留不住美好事物,有时又可借时光忘记一切不愉快,重头开始。

世界你继续运动吧,事事不断的新生,一切都继续……

小学随笔3

一天,我和爷爷吃过午饭,见他在一堆钓鱼竿堆里找来找去。

我上前去问爷爷:“爷爷,你在找什么东西啊?”爷爷说:“哦,我啊,在找鱼竿,看看哪根合适,等一下我去钓鱼了,你去不去啊?”我听了高兴极了,爷爷以前都不带我去的,不是说没鱼竿,就是说太危险了,总是找各种理由不让我去。我听了高兴地说:“好!好!我也去。”于是,爷爷也给我找了根短的鱼竿,一只小水桶,一起走了。爷爷在出门时。还不忘带上了鱼饵。

我和爷爷来到了水塘边,只见爷爷把鱼饵钩在鱼钩上,然后扔进水中,再拿来小凳子,坐在上面,一动不动的,好像个木头人。过了一会儿,鱼标动了一下,过了一会儿,鱼标动得很厉害了,于是,爷爷便一把拉起鱼竿,只听“啪”的一声,一条大鱼便上钩了。于是,我便学着爷爷的`样子,先把鱼饵钩在铁钩上,再用力一仍,然后耐心地等待。可不到十分钟我就没耐心了。就在这时,我的鱼竿轻轻地动了一下,这时的我早已等不及了,马上提起鱼竿,结果鱼是没钓到,而在鱼竿上的鱼饵倒让它给吃了。这时,爷爷走过来,告诉我,说:“钓鱼啊。不可以急,要心平气和的慢慢来,像爷爷这样,不慌不忙,你看,结果就钓了十条鱼。”我听了爷爷的话,受益匪浅。

在这次的钓鱼中,我虽然没有钓到很多鱼,但我在这次的钓鱼中,知道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凡事可能都会做得好,而如果急了,那凡事也许会是一事无成。

小学随笔4

寒假的时候,数学老师曾在练习本上布置了几何的复习作业和代数的预习作业。开学后,陈老师批改了这些作业,并对其中的11名同学进行了表扬,让他们不用再写现在练习本上的作业。而这11人中,有一位就是我。

刚刚听到这则消息时,我还很高兴,很兴奋。但好景不长,不久我就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与美好。当老师在布置完练习本上的作业后说“这些题目那11名同学不用做”时,往往还要再加一句“那11名同学做黑板上的补充题”。补充题目与书上的题目相比,不仅难度增大,解起来也更加麻烦,所以我总暗暗地想:“早知如此,我还不如退出那11人的行列呢!”然而,有一天,老师因为没有布置补充题目,所以就让我们这11位同学也写书上的题目。当我再一次写书本上的题目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题目的`难度是多么的低,我也才感受到做补充题的乐趣。只有当自己遇到了自己不会的问题而反复思考,最终解决了困难的时候,才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问我这种成就感是什么?我想,这就是竞争的乐趣!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激流勇进,与狂风大浪拼搏,才会不断提高。寒假作业优秀并不代表可以现在休息,而是要向新的顶峰继续攀登!

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我也会不断努力。

小学随笔5

那是发生在去年暑假的一件事。一日,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南京红山动物园去玩。

一到动物园里,我和弟弟就拉爸爸和妈妈去猴山看猴子。一到猴山上,我们就看到很多猴子,足有几百只吧。有的猴子在山洞里睡觉。而大部分猴子在室外玩耍,这些在玩的猴子们好像非常开心:有的猴子在玩荡秋千,有的猴子在走钢丝,有的猴子在向游客讨吃的。我忽然看到有一只在玩秋千的猴子,玩了很长时间也不愿意下来,而在后面等着玩秋千的猴子早已等不及了,突然一只猴子跳出来,向那只还在荡着秋千的猴子抓去,而在荡秋千的那只猴子也毫不示弱,又向对方扑去,于是两只猴子便开始打起来了,你打它一拳,它打你一拳,还真有点像世界级拳王比赛的范儿呢。嘿嘿,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却无心欣赏同伴的表演,一个纵身凌空跃起跳到秋千上,趁机荡起了秋千。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呀!

吃游客东西的那些猴子更是机灵可爱。有的'游客将苹果、 ……此处隐藏4201个字……婆每天的陪伴。坐摇椅时,外婆喂她一勺一勺的饭;蹒跚学步时,外婆一步一步地搀扶;牙牙学语时,外婆用不太标准的重庆普通话教她认识周遭的事物。

“妈妈呢?”

“妈妈在上班。”

“爸爸呢?”

“爸爸在上班。”

每次,小涵问着同样的问题,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当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很多时候,小涵已经困得呼呼大睡。她还未醒来时,爸爸妈妈已经离开,去面馆为人们准备丰盛的早餐去了。但她记得,妈妈下班回来,总要给她甜甜的吻;她记得,爸爸总要向外婆询问她一天的情况。即便在梦乡,那甜蜜而温馨的感觉,总是那么真实地伴随着她。

“小涵,你想去上学吗?”爸爸问。

在面馆里,爸爸和妈妈陪着小涵吃早餐。

“想。”

“那今天就去,好吗?”

“好。”小涵的眸子闪动着惊喜。她是多么渴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呀!由于来自遥远的重庆,她在北方的生活总是缺少儿时的玩伴。

妈妈从身后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书包。她跳下椅子,欢欢喜喜的背在身上。爸爸开车带她去幼儿园,她的眼中充满期待,心中充满想象:快乐的游戏,愉快的歌唱,温柔的老师,友善的伙伴……

为了让小涵能在本地读书,爸爸买了房。为了让小涵读最好的幼儿园,爸爸四处找关系托朋友。

“八千一个学期。”爸爸说。

“真贵!”妈妈感叹道。

“找朋友打了个折。五千。”

“还好。其实,我们现在才让涵涵去幼儿园,是不是晚了点?”妈妈不无遗憾地说。

爸爸沉默了。他也有些自责,自己这几年为了在事业上有些起色,起早贪黑,一不留神,小涵就五岁多了。五岁多才读幼儿园,真的是不能再耽搁了。孩子这一去就是读中班,她能适应吗?

“那是最好的幼儿园。”爸爸自我安慰道。

爸爸和妈妈在车里对话,小涵或许听见了,但她已经不记得了。此刻,她的心里只有对幼儿园的无限向往。

多美的幼儿园啊!那温暖的色调,整洁的校园,微笑着的老师,都给小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戏时间到了。小涵看见几个小伙伴在搭积木,她轻轻地走过去了。

“我能玩玩吗?”小涵小心翼翼地问。

小伙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搭理她。

她失望地离开了,坐在角落里自顾自地捡起了几块积木。

甜甜老师看见了,笑容可掬地拉着她的小手,把她领到那几个伙伴面前。一个白生生的小男孩却嫌恶地看了小涵一眼。

甜甜老师甜甜地说:“让小涵和你们一起玩吧。她很会搭房子哦。你们的城堡会因为她的参与变得更加壮观哟!”

其中一个小伙伴点了头。小涵兴奋地坐下了,在他们的城堡边搭建自己的房子。

“什么呀,难看死了!”小白一把推倒了她快要成型的房子。

小涵楞了片刻,委屈的泪水腾腾地往脸上跑。她的哭声惊动了甜甜老师。她赶紧跑过来安慰她,还陪她一起玩。

此后,每个上学的日子,能见到甜甜老师,听到她甜甜的话语,成了小涵上学的`唯一动力。可她内心的失落,却被她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很多时候,上幼儿园的接送都是外婆负责,她的父母却没有注意到她内心的变化。

甜甜老师为了能让小涵尽快融入集体,绞尽脑汁。舞蹈节目,她安排小涵参加,可小涵像离群的天鹅。甜甜老师知道,横亘在小涵和伙伴们之间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她的重庆口音。她无数次看见,小涵常常在一群小伙伴旁边倾听他们的对话,可是却一脸木讷。原来小涵没有听懂。

唱歌吧!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别的小朋友唱完,台下的小伙伴都热烈鼓掌。可小涵唱完,雅雀无声。这是怎么了?甜甜老师也很困惑。她无数的努力归于失败,她也很沮丧。

哪怕有一个伙伴鼓掌也好呀!那个伙伴,就能成为小涵的朋友。她小小的内心,盼望着这样一个伙伴。哪怕只有一个!

小涵没有放弃希望,直到那一天,调皮的小白莫名其妙地对她喊:“外星人,外星人!小黑人!小黑人!”

小涵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的敌意。小涵爸爸后来回忆此事,觉得这和小涵较为封闭的成长环境有关。

那一天,在幼儿园的门口,小涵一见到外婆就放声大哭。外婆问她,她什么也不说。甜甜老师告诉了外婆,外婆却没敢告诉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她怕影响他们的工作。

纸包不住火。第二天,小涵爸爸和小涵妈妈休假,带她去吃早餐。他们难得亲自送孩子去幼儿园,可正要离开的时候,小涵又放声大哭。

“我不去!我不去!”小涵拽着桌腿不放。

“为什么不去呀?”爸爸轻言细语。

“我不去!我不去!”小涵很固执,却不说原因。此刻,她想念老家的伙伴。每年春节,一家人回到故乡,小院里的伙伴总能和她手拉手过家家。可这里的伙伴呢,怎么就不愿意和她玩耍呢?她想不明白,说不出口。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涵又固执地喊道。

“好,好!”难得休假可以陪孩子一整天,小涵爸爸就带着小涵回家了,问起小涵外婆,才得知实情,还想着小涵只是一时发脾气,第二天就好了,可第二天,小涵还是不愿意去上学。

“那就回老家吧!”爸爸无奈地说。

小涵笑了,爸爸也苦涩地笑了。

“可是,只有外婆陪你回去,你愿意吗?”

小涵重重地点了头。

“才读一个月呢!”小涵妈妈遗憾地说。

“只要孩子高兴就好。”

“可是不能经常看到小涵了!”妈妈偷偷地抹眼泪。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孩子能在呼市读书,他们刚买了房子,手头拮据。面馆生意红红火火,他们舍不得放弃。关键是,回到重庆,一切从零起步,能有今天的业绩吗?没有足够的经济,又如何支持孩子的成长呢!幼儿园的学费已经够贵了,还要上小学,中学,大学,这一路下来,也不知要花多少钱呢!

分别的日子,小两口心里满满都是牵挂。

“妈,小涵在老家还好吧?”电话里,小涵妈妈问。

“好,好得不得了,一天到晚活蹦乱跳!”

妈妈放心了,爸爸也放心了。可他们心里,却充满了愧疚。孩子快六岁了,可陪伴她的日子,仔细数一数,只能徒增愧疚。

每个寒暑假,小涵的爸爸就回老家接小涵到北方。小两口总是尽可能地陪伴孩子。孩子也懂事,还能帮着爸爸的面馆送餐。这让小涵的爸爸和妈妈倍感欣慰。

“妈,您辛苦了!”小涵妈妈望着小涵外婆头上增添的银丝,动情地说。

“谁还能不老?”小涵外婆毫不在意地说,“关键是你们,事业红红火火,我就放心了。”

看着渐渐老去的外婆,在看看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小涵妈妈想,为了孩子,天下的父母何尝不是殚精竭虑呢!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就为了孩子吗?

“孩子好,就是真的好!”爸爸在旁边说。

十一岁的小涵听懂了。

在老家的无数个日子,她仰望蓝天,她仰望星空,她已经明白,无论孩子和父母分别有多远,都同在一片蓝天下。无论天涯海角,亲情都是扯不断的纽带。

常回家看看!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想起遗失了那些重要的陪伴。不要等父母老去,才痛悔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

《小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