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随笔

时间:2025-10-02 06:39:10
幼儿园随笔(优选15篇)

幼儿园随笔(优选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随笔1

小班的幼儿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有的幼儿会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存在着这些想法的幼儿,显然不会受到同伴们的欢迎,这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在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活动时,有的小朋友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这时,他们不是哭就是发脾气,老师怎么安慰怎么劝,他们都高兴不起来,常常是因为这些小朋友抢了别人的玩具,或者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别人都玩不到了,使其他是小朋友对他产生了意见,虽然和他们商量了,但他们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今天,婷婷小朋友玩着玩着就在那里张着嘴巴大叫,我走到她跟前,问她:“你为什么哭啊,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都玩的很开心啊。”她说:“她们都不和我一起玩,还要我的玩具。请她看一看,其他几个小朋友们手里有和她一样的玩具吗?她看了看,发现没有,于是我说:“那请你把你手里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可她还是不太愿意,于是我对着其它的小朋友说:“来,婷婷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你们和她一起玩,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还请她过去坐,她把玩具分给其它小伙伴们玩,大家一起开心的玩着。游戏后我问她,你觉得和大家一起玩玩具开心还是一个人拿着开心,她说一起玩开心,还表示下次要带自己的`玩具来请小朋友玩。

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只有一份或很少的份数,这就需要幼儿之间分享,有的幼儿比较强势,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都拿在手里占为己有,有时,虽然他们手里拿着好几样,也不愿给别人一样;有时,有的幼儿把一件玩具拿在手里,却不去玩它,而其他幼儿需要时,他们就会说,自己要用的,不能给别人,这时,幼儿间的矛盾就产生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的东西是大家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使用的权力,与同伴之间要学会合作、分享,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在玩玩具时应主动去鼓励幼儿和同伴分享,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意识有很大的好处。

幼儿园随笔2

在爱的事业中品位人生的美好,在爱的征途中托起明天的太阳。在教育事业中她默默无闻奋斗着,用真诚书写着人生,用勤劳攀登着辉煌,用始终如一的热情实践着人生的诺言。她,就是我们的窦雯飞老师。

窦雯飞老师是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的一名班主任,她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勤恳敬业,任劳任怨,在普通而平凡的幼教岗位上以一份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政治使命感精心爱教,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精神宗旨,积极履行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

在孩子们中间,最吸引她的是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那些共同玩耍时开心、有趣的游戏,时而天真、时而深沉的交谈,又常给她无穷的回味。当她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她汗流颊背、口干舌燥时,她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聪明了,突然间,她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无比神圣无比。

有一个叫瀚瀚的小朋友,有段时间上幼儿园总是闹情绪,到幼儿园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表现的`非常孤立。发现孩子的这种特殊情况,窦老师积极跟孩子妈妈交流,了解到:瀚瀚在家总是黏在妈妈的身边,有时会突然发脾气,但是也不说为什么。于是,在大家玩游戏时,她就亲自带着瀚瀚一起玩,刚开始扭扭捏捏的不太乐意,她就故意引起瀚瀚的注意和瀚瀚一起游戏。慢慢的瀚瀚喜欢和她玩了,她就和瀚瀚聊天,瀚瀚小声地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我。”她就说:“怎么会呢?大家都很喜欢瀚瀚呐。”瀚瀚说:“爸爸、妈妈总是抱着弟弟,爷爷、奶奶也抱弟弟,都没人和我玩了。”她忽然明白了瀚瀚是当小哥哥了,瀚瀚感到弟弟分享了妈妈对他的爱。当时班里这种情况有很多,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觉得自己的爱被分享,针对这种情况,她立即开展了一节《我是大哥哥大姐姐》的活动,正确引导幼儿有了弟弟妹妹就是多了一人陪你玩耍、陪你长大。慢慢的在窦老实师的引导、陪伴下瀚瀚小朋友越来越懂事,和弟弟的感情也越来越亲密。

她千百倍的耐心和付出,也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每每听到家长说“老师,没关系,我们能理解”这样的话,她总是感慨万千。法国作家雨果这样写道: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教师的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再平凡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

已经工作三年的窦老师,虽然有时候也觉得累,觉得苦,但她一直坚信:因为孩子快乐成长的过程正是教师生命不断增值的过程,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幸福要靠自己去品味,当你生病的时候,有一句句暖人的话语,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有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你能不感到幸福吗?当你感到劳累,想休息片刻,孩子们呼喊着“我要帮老师捶捶背”的时候,你能不感到幸福吗?面对这份幸福,她骄傲、激动、且更加难忘。

窦老师用她的爱撒播着一粒粒生命的种子,用她的爱谱写着一曲曲教育的赞歌,用她的爱点燃着一个个新的期望,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者她的教育理想。

幼儿园随笔3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也是现教育界中提倡使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所具有的传统性教学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可以充分显示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为小朋友所喜爱。

一、多媒体教学能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地组织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老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幼儿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能巧妙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幼儿掌握。

三、多媒体教学感染力强,能激起幼儿强烈的兴趣,扩大幼儿的认识范围。

多媒体教学就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把孩子们带到遥远的空间,使他们身临其境,象认识周围事物一样去感受平时感受不到、认识不到的事物,从而扩大幼儿的认识范围。

四、多媒体教学给我的思考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我们应该要根据幼儿学习的内容和需要来决定用多媒体教学,明白用在什么地方,才能达到什么目的。

幼儿园随笔4

这是一个让幼儿通过运用触摸、观察、比较、品尝等方法来认识水果的活动,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活动目标进行,同时每个环节中的游戏又让孩子不感到乏味。

第一环 ……此处隐藏6779个字……线动作体验螺旋线从小到大的'轨迹,再在纸上进行作画,示范时还可以请个别特别不敢画的孩子上来演示,使他们能放下“我不会”而大胆作画。

3、故事法。以故事来引出绘画,像添画篱笆时,我先以故事的口吻告诉孩子,有只狐狸要来吃小鸡,我们帮鸡宝宝做个篱笆。然后通过照片让幼儿观察什么是篱笆,篱笆上的竹竿要插得密狐狸才钻不进来。通过故事的演示幼儿绘画的时候兴趣浓厚,而且农村孩子对篱笆有生活经验加上照片和之前画直线的经验铺垫,孩子都能动手绘画。

4、游戏法。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如果教师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这些技能能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比如要让幼儿掌握剪的技能,让幼儿为娃娃家剪面条,为肯德基剪薯条,为娃娃家剪长条做彩链,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剪刀和胶水的使用。而在进行绘画“吹泡泡”活动时,让幼儿在室外吹泡泡,追赶泡泡,学习吹泡泡的儿歌,用瓶盖印画泡泡,用油画棒画泡泡,多领域的活动让幼儿多方位的感知,在玩中画,画中玩,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5、多途径多工具绘画。对于小班幼儿,如采用单一的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给予孩子作画的材料和工具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如:棉签、瓶盖、习惯、颜料、油画棒、树叶等。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很好玩,很有意思,这样他们才愿意去参与。如:在“鱼妈妈和鱼宝宝”的活动中,孩子们运用灵巧的手指在画好的鱼身上点画,帮助鱼妈妈和鱼宝宝穿上了好看的鱼鳞衣服。在“鞭炮”中孩子使用棉签来画鞭炮,不仅幼儿兴趣浓厚而且作品颜色鲜艳,画面生动。在这样生动有趣的绘画活动,既填补了幼儿表达意图和表现能力之间的鸿沟,又使他们在每次参与活动前,对活动产生了一份神奇和新鲜感。兴趣有了,他们就能自信的去参与了。

教学要有法,教时无定法,贵在能得法。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能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同时为他们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以一定的鼓励,多给予幼儿一些爱心和耐心,更多的是多一份责任心。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幼儿的绘画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使他们逐渐想画,爱画,敢画,会画,从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美术产生兴趣,从而为美术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幼儿园随笔12

乐乐调皮不听话,他的表妹蓉蓉就总爱跟哥哥学,园长要把他俩座位调开,可一调蓉蓉就哭,今天他俩又不听话,园长下了狠心,非把他俩调开不可,这给蓉蓉哭的啊,我就夹在他俩中间,咋整?帮着哄吧。连哄带劝的可算让蓉蓉不哭了,把座位也给换了。

接下来是语文课,依然背儿歌,识字,沿用了上一节数学课的经验,又叫了一节课的学号。这节课由于之前的小插曲,我基本半节课都是拉着蓉蓉的手上的,呵呵,不过其他小朋友这节课倒是很听话,都没惹事,课上的也很顺利。

中午吃完了午饭,们又在我旁边撒娇起来,乐乐和蓉蓉非要坐我腿上,美美也要来,这小胖丫头,还真挺沉的,呵呵。美美还故意逗我,问我“你是唐老师么?”“不对,我是谭老师~”“你是唐老师”这小丫头,明知故犯,“你故意的是不?嗯?”我掐掐她肉乎乎的'小脸蛋“嘿嘿……谭老师~!”然后她就笑嘻嘻的跑开了,这小丫头,还真是招人稀罕。

把他们哄上了小床,又给他们讲了睡前故事,这一天的工作可算是结束了,我在幼儿园的实习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了。经过了这最后一天的锻炼,我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幼师的辛苦,难忘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幼儿园随笔13

在大人的眼里,一般总是不放心孩子,经常叮嘱这个叮嘱那个的。可是有时孩子也在提醒着我们。并在生活工作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对我来说,早上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既要做饭,又要梳洗,还要照顾大孩子上学,小孩子起床等。所以有些事往往大意。一次,我出门上班,儿子在后面大叫:“妈妈你的裤子上粘了我的奥特曼”这一句话,让我避免了一场笑话。

还有我班的“小八哥”慧芳,一次我正在准备孩子的游戏材料,一个急急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你快看帅帅。”我一听就知道是慧芳,正要制止她的高声。可是当我的目光落在窗前时,确实吓了一跳,只见帅帅已经爬到了窗台上,很显然只要他一抬脚就会发生危险,我得立即采取行动,但又不能过于严厉,于是我改为了温和的`语气才顺利解决了这件事。

一场惊险过去了,我用手抚摸了慧芳的头。孩子的这些提醒,给我提供了多么鲜活的教育素材,我怎能说她是“小八哥”呢,她这是在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呀,我应该培养她这种细心的好品质。

幼儿园随笔14

今天一大早,我们班的洋洋妈妈来送洋洋上幼儿园,我热情的和她聊起了洋洋最近的表现。

洋洋的.妈妈和我聊了很多,不过,最另她头痛的是孩子的“挑食”。她告诉我说:洋洋在家吃东西很少,这不吃,那不吃,不爱吃菜,不爱喝奶,气的我和他爸爸一吃饭就吵嘴,这时就免不了训斥他,他听了里、理都不理索性一点也不吃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听了洋洋妈妈这些话后,我向她提了几点建议:咱们大人有大人的饮食观,当然孩子也不例外,家长所选择的食物挑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这时,家长不要“强人所难”,可采取诱导法:选好可爱的食品,然后坐下来和孩子边吃边谈,一定要让气氛保持轻松活泼,不要指责他的吃饭习惯,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喜欢上各种食物,千万记住:进餐是与孩子共处的大好时机,要好好享受它,不要在饭桌上挑起战争!

幼儿园随笔15

前天午餐前,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时扭动身体,转动着小椅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于是我边讲故事,边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无济于事。我有点生气了,便走过去轻声但严肃地提醒他说:“坐好了,不然杨老师和小椅子都要生气了。”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坐在肖宇左边的袁司彦听见了,只听她小声嘀咕着:“老师又生气了。”

袁司彦的话让我的心弦猛然一颤。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确把“老师要生气了”当作了自己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要说一次。袁司彦的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孩子犯错时我不再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简单地用“老师要生气了”这句话来制作孩子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表露出“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时,孩子总是会立刻安静下来吧,我居然下意识地把“生气”当成了维持教室次序的法宝!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虽然能立收实效,但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后遗症”。

孩子不是因为觉得我有道理,而是慑于我作为教师的威严与气势。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我是一个“无能”的教师,因为我只会“生气”。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呢?我试想换一种方式,如对孩子说:“肖宇快坐好吧,蓝猫不是说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变弯了么?”也许这样一样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昨天开始教育活动前,我拉过肖宇和袁司彦,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下次再也不会‘生气’了!”

《幼儿园随笔(优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