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赏析、体悟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欣赏佳词妙句,积累语言,并能引用古人的诗句来赞颂春天。
3、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课前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用各种感官去感受春天,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就能用已有的生活体验来解读文本,也就容易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
2、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
3、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抓重点句赏析,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2)、借助对古诗的吟诵,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能力,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使学生的认识有所提升。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受“春天”
1、媒体出示:“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你们自己读读,有什么疑问?你还想了解什么?
2、师:想不想跟朱自清来一个亲密接触。自己快速读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感受课文中的无边春景。
同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哪几幅春景图?集体交流。
学生说到:风筝图
春风图
春草、春花图
春雨图
二、欣赏“春天”
1、师:是啊!一丝丝绿,一枝枝红,一片片黄;那一缕缕风,一丝丝雨,一股股香,时时、处处诱惑着我们去寻觅、去发现。那就请你们从课文的3---6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一幅春景图来欣赏,划出你觉得写得美妙的句子来读一读,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地写在旁边,也可以用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美表达出来。
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3、集体交流:你读了哪一幅图?划出了什么?
(1)、春雨:
重点赏析:“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学生说。师:读一读,同桌讨论妙在哪里?
师:你体会得那么好,能不能把它读给大家听?这几句话写得这么美,你想不想读给大家听?
师:前些天,嘉兴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天的春雨,我听见不少同学在埋怨,现在读了朱自清写的春雨,你对春雨的感情有了什么变化?
学生说。
师:你们现在已经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谁愿意用朗读把大家带进这烟雨迷蒙的景色中。
配乐,学生读(请一位朗读高手。)
(2)、春草:
学生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师: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学生读。
师:你此时想干什么?把你的向往说出来。
出示句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引读,老师也迷住了。
(3)、春花:
学生说。
师: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野花的妙处,前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说:“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师:没有写阳光,春风,你感觉到了什么吗?
学生说。
师: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来读读。师读后:集体的力量总是无穷,齐读来征服我好吗?
师:还有吗?
学生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人,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你们刚才说的情境,能否有用一个四个字的词来形容。学生说。
学生读。
(4):、春风:
学生说。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风,闻不到,摸不着,但在朱自清的笔下,春风是怎样的?”
师:在朱自清笔下春风还是怎么样的?快速读读。学生说。
读读。
三、赞美“春天”: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我们仿佛也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与春风为伴,与花草为伍,与鸟碟嬉戏……难怪朱自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读一读。
师:课文欣赏到这里,你联想到其它赞颂春天的诗句了吗?
欣赏。
学生作诗。
师:欣赏老师的一句对联,少了横批。请学生帮忙补。
四、设疑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说春,赏春,赞春,课文还告诉我们什么?
五、延伸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
2、搜集相关的诗歌,歌曲,筹备“春之声”的诗歌朗诵演唱会。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新课。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 识字写字。
三、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在小组里谈体会。
四、自由读课文,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
五、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六、指名读一次对话并借助图片理解。
七、感悟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回答。
感悟第三次对话。
八、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九、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鸟:天上——天无边无际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 ……此处隐藏7366个字……。
4、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花儿为什么是金色的?”、“它的颜色能改变吗?”达尔文是怎样回答的?
5、指导学生用肯定的语气一读课文这一句子。
6、讨论:达尔文为什么会那么肯定地说?
7、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表示达尔文都在想什么呢?
8、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可没有乱说话,他是经过他的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可他的.想法对吗?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9、学生反馈。
10、达尔文的想法虽然错了,但是他的想法在大胆的,也敢于
网
试一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1、从这段话中,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四、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认识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的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用下列词语中的任意两个词语口头造句:世界、议论、七嘴八舌、解答、强大、胸有成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巩固认读。
4、朗读课文。
5、指导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总结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呢?
3、再读课文感知。
三、语文实践
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自由读一读。
2、同桌互相指读,检查对方,谁也不准打“电话”。
3、简单地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学生选两个词语口头造句。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汉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学生小组内讨论该怎样写好这些汉字。
3、学生集体交流、反馈。
4、教师强调、指导。
5、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语文教案 篇9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恐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恐龙
1、认识恐龙。课件出示恐龙图。相机指导学生认读恐龙。
2、激活原有体验,开放学习空间。
既然同学们都认识恐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谈谈恐龙怎么样?关于恐龙,你都知道什么?
3、观看录像,感受恐龙的辉煌。
的确,在大约两亿年前,恐龙有过一段十分辉煌的历史。那时,还没有人类,恐龙才是地球的主人,他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想不想亲眼目睹着庞大的恐龙家族,感受一下它们当时的辉煌?
看了这段影片你最想说什么?
4、亲身扮演,强化感知。
戴上头饰加入恐龙家族,和恐龙们一起跳呀、叫呀。(放音乐)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出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再次练读。
3、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随意说,及时纠正语音错误。
4、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5、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2、你还读懂了什么?(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出示句子
3、朗读指导与练习。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师: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课文告诉我们了吗?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
2.再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3.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一种说法是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一)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4)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2)地球一片黑暗。
(5)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研究一下,该如何填序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二)关于恐龙的灭绝还有其他说法吗?自由读第3自然段。
指名反馈。
五、鼓励质疑,发散思维
1、对课文提到的这些说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吗?
2、关于恐龙灭亡的原因,是不是只有这几种说法?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第四段末尾的省略号)
3、根据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请帮科学家想想恐龙的灭绝还会有什么原因?
六、巩固字词
出示生字
指名朗读,齐读。
七、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如:类书写时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笔。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3.学生练写,展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