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班教案范文十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2.培养幼儿有条理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的能力。
3.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内容
谈谈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名称、主要内容及喜欢的原因。
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在图书角提供大量适合幼儿看的图书。
(2)每为幼儿从家里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摆在图书角。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可请每位幼儿到图书角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
2、重点引导幼儿围绕下列话题谈话:
1)你喜欢的图书叫什么名字?
2)图书里有谁?说了些什么事情?
3)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3、教师参与幼儿谈话,并注意听幼儿的谈话,随时补充谈话内容。
4、先分组让幼儿自由交谈,最后请几名幼儿分别为全班讲述,教师给予评价。
5、教师还可以为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6、谈话结束后让幼儿交换看书。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能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会儿歌学习带来的乐趣。
2、了解小鸭子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词汇“扁扁的”“摇”“摆”。
活动准备
《小鸭子》电子大书、小鸭子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体验。
(出示小鸭子图片)师:请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它是什么颜色的'?
师:小鸭子叫的时候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小朋友们学一学。
师:小鸭子走路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们学一学。
二、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启发幼儿理解词汇:“扁扁的”“摇”“摆”。
师:小鸭子的嘴巴是怎样的?(扁扁的)教师模仿小鸭子的扁嘴巴,请幼儿模仿。
师:小鸭子走路一摇一摆。教师模仿小鸭子走路动作,请幼儿模仿。
3、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三、儿歌表演。
1、教师戴上小鸭子头饰,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2、请小朋友上台,戴上小鸭子头饰,在座的小朋友念儿歌,“小鸭子”来表演。
小班教案 篇3设计意图:
故事简单有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朋友刚入园礼貌教育必不可少,因此设计了动物间的问好情境,便于加强礼貌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活动中借助各种游戏,达到并促进小朋友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让幼儿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帮助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看看,想想,猜猜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帮助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小鸟、小猴、大象、小老鼠图片、苹果若干、故事录音。
活动重点:
理解不同的动物吃到苹果的本领。
活动难点:
感受互相帮助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是谁师:今天崔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好多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一起来猜一猜,看仔细啰。
(老师模仿大象甩长鼻的动作,小猴挠腮爬树的动作,小鸟飞的动作,请幼儿猜出动物的名字)
二、谁能吃到苹果师:小动物们今天来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你怎么知道它们是来吃苹果的?
2、苹果长的什么样?
3、它们谁能吃到苹果?怎样吃到的?
(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小动物怎样用自己的本领吃苹果)用动作边模仿边学说:大象用长鼻子卷了一个苹果,小猴爬到树上摘了一个苹果,小鸟飞到树上啄了一个苹果4、小动物们都摘到了苹果,非常高兴,大家一起唱起了苹果歌(幼儿集体演唱)三、想办法帮助小老鼠师:一只小老鼠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事,它走过来轻轻的说:"我也想吃苹果!"可是大家都在吃苹果没有听到它的声音,宝宝们你们听见小老鼠说什么了?(幼儿学说小老鼠的话)提问:谁能帮助小老鼠吃到苹果呢?(幼儿猜想并回答)四、欣赏故事小老鼠吃到苹果了吗?是谁帮助了它?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听录音)提问:小老鼠吃了苹果了吗?是谁帮助它的?大象对小老鼠说什么的?(学说大象的话)怎样帮助它的?
五、分享小动物们都吃到了苹果,真开心,听说我们也很喜欢吃苹果,它们就用自己的本领把苹果都摘下来送给我们,一起分享,小动物帮助了我们,大家一起说谢谢(品尝水果)
小班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让幼儿自然学习儿歌,感受儿歌有趣的特点。
2、理解儿歌的内容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而响亮地朗诵儿歌。
3、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幼儿操作材料星星粘贴纸。
活动过程:
1、播放动画《小星星》在音乐声中,老师与幼儿一同做拍手或手腕转动的动作,引导幼儿有序入座稳定情绪。
2、请幼儿观赏图片,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星星在哪里?
请幼儿欣赏配乐朗诵《数星星》,初步让幼儿对感受知儿歌意境美。
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再听一遍。
第二遍欣赏时请幼儿尝试跟着朗诵,让幼儿对有儿歌完整印象。
3、以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逐句理解儿歌内容。
天上星星怎么样?
娃娃看到星星做什么?
娃娃怎么数星星的?
4、分句教幼儿朗诵,以不同的形式教授。
采用完整教念与分句教念的.方法教学,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儿歌内容。
以个别与分组表演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
5、幼儿操作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做小星星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扮演小星星。
在温馨背景音乐中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给幼儿提供的教材中配套的操作材料小星星粘贴纸,鼓励让幼儿自己动手撕贴小星星在额头。
6、引导幼儿模仿星星的动作,随着歌曲《数星星》音乐做游戏结束 ……此处隐藏1150个字……p>
请根据活动实际实施需求及效果,用0、1、2、3、4、5分评估以下内容,0分表示在课程实施中该项目无体现,5分表示在课程实施中该项目为重点体现。
活动中两组幼儿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太远扔不到对面,也不要太近容易打到幼儿。平衡接力比赛,以慢走为主,磨炼幼儿耐性。游戏活动需要背景音乐哦。
教案只是大的框架,在实施活动前教师们需分析教案,故事的导入可以根据情况自己丰富和调节。教师们需要根据场地、年龄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入自己的想法,活动会更有趣哦。
小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小手小脚做特别的绘画。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内容。
活动准备:
1、“创意小玩家”:《手印和脚印》(请参见幼儿用书P28)。
2、大块的'橡皮泥或者面团(面团可以让家长搓好用保鲜袋装好带来)。
活动过程:
1、观察幼儿用书中的“创意小玩家”:《手印和脚印》。
教师:小朋友,书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用手印和脚印进行创作的方法,请幼儿表达对脚印画进行再创作的想法。
教师:如果请你也来试一试,你会印出什么图案来?
2、介绍和示范小手和小脚画画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小手和小脚怎样在面团上来画画呢?(用手、脚掌印、用手脚趾头点等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操作
3、幼儿分组进行,教师观察并协助幼儿活动。
4、分享作品。
小班教案 篇9设计意图:
水果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物,它不仅种类繁多、色彩鲜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幼儿都能初步认识一些水果,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但是幼儿对有所变化的水果(如将苹果削皮、切开)就不能一口说出其名称。对此,我们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从幼儿熟悉的水果着手,以幼儿喜欢的“藏猫猫”、“神奇的口袋”、“水果变身”等游戏方式贯穿整个活动始终,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运用眼睛看、小手摸、鼻子闻、嘴巴尝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中对水果有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学习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方式感知常见水果的特征。
2.在游戏中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喜欢吃水果,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橘子、梨子、猕猴桃等。
2.提供小盘装的、切洗好的、插有牙签的水果丁若干。
3.《苹果》歌曲伴奏磁带、录音机一台。
4. 挖有苹果、香蕉、橘子、梨子、猕猴桃等形状的洞洞箱。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藏猫猫”,通过看看、摸摸等方式感知常见水果的.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瞧,百宝箱又来和我们做游戏了,今天谁会藏在里面呢?(幼儿自由猜测)
(2)教师从大摸箱中摸出香蕉,引导幼儿猜测。 教师:哎,别跑、别跑!摸到你了!长长的、弯弯的,摸上去软软的。小朋友,你们猜它是谁?(幼儿根据教师的描述进行猜测)教师:哎呀,真的是香蕉宝宝。小朋友,你们好!(香蕉宝宝,你好)伸出你们的小手,来和香蕉宝宝握握手。xx,你好!(香蕉宝宝你好!)(引导幼儿逐个和香蕉宝宝打招呼)
(3)请个别幼儿从大摸箱中摸出梨子,引导其说出梨子的特征。教师:嘘!还有水果宝宝也藏在这里面呢。谁来把它请出来?不用眼睛看,只用小手摸哦!教师:你摸到的水果宝宝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猜猜看你摸到的可能是什么水果宝宝?
(4)教师小结香蕉、梨子的典型特征,加深幼儿对香蕉、梨子的认识。教师:香蕉宝宝穿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苹果呢?教师小结,引导幼儿一起跟说:黄色的香蕉宝宝,长得长长的、弯弯的,像月亮似的;摸上去感觉软软的。黄绿色的梨子宝宝长着个圆圆的大脑袋,摸上去硬硬的。
(5)教师故意弄滚一个猕猴桃:哎哟,这个水果宝宝也着急了,它自个“跑”出来了。它是谁?教师:猕猴桃宝宝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来说一说)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6)请个别幼儿摸一摸并说一说。
(7)教师将水果送上展台,并让幼儿再次感知水果的特征。
2.玩游戏“神奇的口袋”,通过闻闻感知水果的特征。
(1)教师(出示空的百宝箱):咦?还有的水果藏哪儿去了?我们来找一找。教师(出示布袋):这些水果宝宝可真调皮!都藏在这些布袋里面呢。哎?小朋友你们能用鼻子闻出它们是谁吗?
(2)教师(依次出示装有橘子、苹果的布袋):你们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可能会是什么水果?
(3)引导幼儿将水果宝宝按照它们的形状送进“洞洞箱”里。教师交代要求:下面请小朋友帮个忙,把水果宝宝送到洞洞箱里玩一会儿。洞洞箱上有许多的“门洞”,小朋友在送的时候,要找一个和你的水果宝宝形状一样的小门,把它送进去。幼儿送水果。
3. 游戏“水果变身”,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切开的水果。
(1)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喜欢这些水果吗?水果宝宝也喜欢我们小朋友,还要变魔术给你们看呢!快快快,先把眼睛藏起来。
(2)出示切成两半的梨子。教师:1、2、3!瞧!你看到了什么?它是谁?教师:原来切开的梨子里面有白白的果肉和果核,果核里还藏着黑黑的种子。
(3)出示切成两半的猕猴桃。教师:变变变!瞧!你看到了什么?它是谁?教师:切开的猕猴桃里面有绿绿的果肉和黑黑的种子,猕猴桃里面的种子也可以吃!
4.品尝“水果拼盘”,让幼儿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拼盘,先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教师:水果拼盘里有哪些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2)播放《苹果》音乐,幼儿品尝水果。教师:每一种水果里都有很多的水分和营养,多吃水果小朋友身体会更健康。
小班教案 篇10歌曲:小小鸟
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初步体验和表现休止符,唱出亲切和俏皮的`情绪;
2、通过玩手指游戏记忆歌词;
3、积极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
过程:
1、玩手指游戏,熟悉歌词;
(1)教师引发幼儿兴趣:“你们学过小鸟吗?我这儿也有小鸟。”“教师示范用两个手指做小鸟玩游戏,两个手指分别为两只小鸟,可以互相碰、摸、关节活动,前后顺序根据歌词内容决定。”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试着玩手指游戏。(可以尝试与周围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出一个手指做小鸟一起玩。)
2、学唱歌曲
(1)教师边玩手指游戏边范唱;
(2)幼儿自己边玩手指游戏边学唱。(游戏帮助记忆歌词)
3、结伴游戏:
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一人用一个手指做小鸟),边玩边唱歌(强化记忆歌词)
4、一边完整的唱小小鸟,一边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