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教案(范例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理解快乐和难过的情绪,知道人人都需要朋友的道理;
2、让幼儿知道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以及了解与人相处的方法;
3、体验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难过的小白”、幼儿与朋友友好相处的范例照片七张、音乐磁带《抱一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难过的小白”,引出主题
介绍今天的小客人“小白”,观察小白的表情,猜猜它为什么难过。
(二)讨论:怎样帮助小白
1、分组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它快乐起来呢?
2、幼儿分享自己的办法。
3、观察幼儿与朋友相处的'范例照片,说说小白的朋友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三)游戏:找个朋友抱一抱
播放《抱一抱》音乐,玩“抱一抱”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2生成背景: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爸爸妈妈爱,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是家庭的“小太阳”,他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他们对自己家人的情况却了解得少之甚少,当长辈们生病时,孩子们不闻不问,若无其事。为了增进孩子们与家庭间亲人感情,培养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的情感,结合感恩课题,我设计了“我的一家人”。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中国幼教网版权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二、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三、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拓展谈话范围。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爱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
(2)说一句甜甜的话。
师:爸爸妈妈今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后,让说一句甜甜的话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幼儿回答)
师:大人们听了孩子的话是否很开心?
4、布置“全家福”专栏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谈话引出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
师:我们小(二)班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像你们的妈妈,你们也像老师的宝宝,小朋友之间就像兄弟姐妹(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老师知道大家都很爱这个大家庭,希望能天天看见她们,现在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然后把这张大家庭的照片和自己小家庭的照片贴进老师画的别墅里,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贴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让大家每天在进出教室时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讲解粘贴方法:搬出别墅,每个窗户就是一间房间,我们拍完照后,请大人帮忙在塑料筐里拿四枚图钉,孩子拿着照片共同把照片贴进每一个窗户里。
放录音《我爱我家》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间房间里。
活动反思:
通过主体活动,充分让幼儿了解、感受到家人为自己劳动的辛苦。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庭”这甜蜜蜜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深化;幼儿与同伴、父母、教师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甜蜜美好的。适时地开展一个与妈妈亲密沟通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加深母亲与孩子的感情。同时“大家庭”的含义也在此时漫漫地延伸,引导幼儿在体会成人、同伴关爱的同时,学习表达自己对成人同伴的爱。
小班教案 篇3活动目 ……此处隐藏5435个字……、师:又有一只动物踩在了小蛇的背上,小蛇怎么样了?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动物?(阴影)是谁呢?
6、师:你们看,虽然那么多动物从小蛇身上走过,它也累趴下了,但他还是坚持着帮助大家,那你们喜欢这条小蛇吗?为什么?
幼:因为小蛇喜欢帮助别人。。。。
7、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小蛇散步。
五、完整欣赏(配乐)
资源设计:故事ppt、音乐。
附故事:小蛇散步
下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停了,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笑脸,小蛇也出来散步了。小蛇往前爬着爬着,看见一个大水坑,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小蛇先把头往前一拱,尾巴一翘就可以过去了。正在这时,它听见一个声音:“等一等,等一等”原来是小蚂蚁啊,小蚂蚁说:“小蛇,小蛇,我能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小蛇说:“可以,可以,帮助你我很开心”。
这时又有许多小动物来了,他们也问小蛇:“小蛇,小蛇,我们能从你的身上走过去吗?”小蛇回答:“可以,可以,帮助你我很高兴”。
后来大灰狼小白兔、大狮子都踩着小蛇的身体到了对岸,虽然把小蛇累趴下了,但它还是很高兴,因为它帮助了那么多的动物朋友。
三、点评:
教学活动的目标分别是“观察并尝试模仿小蛇的不同表情,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和“感受小蛇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在目标的制定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借助小蛇开心的'表情让孩子来理解帮助别人是件开心的事情始终贯穿与活动中。并且层层推进的环节让教学活动清晰、明了,环节中时刻会让幼儿仔细看、学一学小蛇的不同表情,让孩子的兴趣很高,可以说是动静结合。因此环节和目标的配合度很高。
活动中的提问都言简意赅,使小班孩子便于理解和回答,而且提问中始终要孩子“你要仔细看哦”又或者是“让我们来学一学吧”,就很好的体现了目标一中的“观察并尝试模仿小蛇的不同表情”,而且不断的提问幼儿“小蚂蚁怎么对小蛇说的?”、“小蛇又是怎么回答的?”就为孩子了学说角色对话的机会。
四、自我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孩子们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环节也是一步步很清晰的展开。但在活动的课件准备上我觉得可以让小蛇的表情更清晰,便于幼儿观察和模仿,然后在完整讲故事时引导幼儿将学说的角色对话,可以让幼儿尝试着和老师一起来讲述,这样师生间的互动会更加明显,整个活动气氛也会更好。
小班教案 篇8一、教材依据:小班健康下册
二、活动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应注意幼儿口腔卫生”。我发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能坚持每天早晚刷牙,进餐后也没有漱口习惯。为了培养幼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特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漱口的正确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让幼儿养成饭后自觉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3、培养幼儿漱口的愿望,体验饭后漱口的快乐。
四、活动重点: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五、活动难点:养成饭后自觉出口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准备:
1、饼干、小镜子1个、每人2个水杯、纸巾;
2、漱口顺序图片、故事《小蛀虫旅游记》;
3、音乐:《漱口歌》。
七、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漱口的重要性。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小蛀虫旅行记》,用故事激发幼
儿兴趣,导课。
启发:①小蛀虫为什么要到小明的牙齿中去做客?
②小明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2、小结:漱口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不刷牙,吃完东西也不漱口,牙齿会被蛀
虫弄坏的,又痛又不好看。所以小朋友一定不要像小明那样,一定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幼儿品尝饼干,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1、 幼儿品尝饼干,相互观察,说说感觉。
①启发:请小朋友相互看看牙齿变得怎么样了,上面有
什么呢?再拿出小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
②说说:这些饼干渣在牙齿上,有什么感觉?牙齿还舒
服漂亮吗?
2、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说说牙齿上的东西怎样
弄干净?
3、教师小结。
吃完饭一定要记得漱口,这样我们的牙齿才会干净、漂亮,小蛀虫才不会跑到我们的牙齿上来要家。
(三)、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1、 引导幼儿看图片、听儿歌,直观学习漱口方法。
启发: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 教师教读儿歌,演示漱口动作,幼儿跟着老师边听
音乐,边做漱口的动作。
①教读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
②教师演示:强调动作要领,幼儿听音乐,空手联系。
3、 幼儿尝试练习漱口,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①幼儿听音乐,自由尝试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②强调:漱口水要吐在纸杯里,再用纸巾把嘴擦干净。
(四)、教育幼儿养成饭后要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只有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吃完东西漱口,才会有健康,漂亮的牙齿,这样吃的'东西才会很香,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
(五)、为牙齿留影,结束活动。
八、教学反思:
通过故事,幼儿能认识到漱口的重要性。幼儿在品尝饼干的过程中,利用照镜子能积极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利用图片,儿歌幼儿能直观地学习正确的漱口动作,通过亲自实践练习,幼儿练习掌握了其本领。本节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听-尝-说-看-漱等环节,幼儿轻松,愉悦的掌握了漱口的本领。幼儿兴趣浓厚,并从中体验到了快乐。
小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轻微病痛的简单处理方法。
2、遇到轻微病痛时不害怕。
3、引导幼儿了解轻微病痛的`症状。
活动准备:
医务室常用的伤口处理物品:毛巾、棉签、红药水、创可贴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叙述故事,提问:老师的伤严不严重怎样帮助老师?
二、小朋友当医生,帮老师处理伤口
三、了解生活中轻微伤痛的处理方法
1、手上划破,有点出血,有什么好办法?
2、流鼻血了,有什么办法处理?
3、论并提问:哪些是轻微伤痛?(擦破皮,蚊子叮,起小包,流鼻血等)
四、幼儿角色扮演
二个小朋友一组,进行角色扮演,由一位小朋友说出自己受了什么伤,另一位小朋友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对应的医药用品。
五、教师小结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类似的轻微伤痛,只要和大人一起进行简单处理就能够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