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经典9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7345.jpg)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学会做简单的批注。
3、掌握本课的4个生词。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语句,想象场景,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准备:《爱的奉献》的音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从生活中感悟什么是传统。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下一个花店的传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检查预习的情况。
2人小组检查朗读,生字的认读。素描、承受、妥协、和颜悦色、孤寂、异想天开
3、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汇报交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读边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己的'体会。
四、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花店的传统,体会了母女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母女之情与人间之情。
二、细读课文,体会母女情深。
1、自由读课文,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地方,谈一谈,说一说。
2、4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3、汇报交流。
(1)母亲节到了……黄昏时分,门铃响了。进来的是一位陌生女孩,她手拿一大束康乃馨。母亲愣了,问女孩是不是走错门了,女孩甜甜地笑了,把鲜花送进母亲怀里。说了句“节日快乐”就轻轻为母亲掩上门。
女儿倾尽自己的所能也要为母亲留下一份寄托和安慰,多么懂事的女儿。
(2)天色已经黄昏了,女儿才回来,满脸的汗水掩饰不住满脸的兴奋,匆匆的扒了几口饭便睡了。夜里,母亲听到女儿的呻吟声,心便缩得紧紧地。
女儿为了回报母亲,愿意付己的一切。女儿的呻吟声痛在母亲的心上,多么让人感动的母女之情。
(3)……女儿却认了真,第二天居然作了一个小纸板,上面写着:请让我给你画像,我需要你的五毛钱……
女儿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愿望。用自己的劳动换一点报酬,这样才是留给母亲的回报,多么良苦的用心啊!
(4)于是,在这座城市的街头,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十六七岁的较弱的女孩手持画具,坐在小凳上期待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引导学生想象,升华认识。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三、有体会母女情到人间情。
1、启发想象,体会花店传统的由来。
想象女儿到花店订花的情景。
2、学生自由结组交流。
3、交流汇报
四、再现,配乐朗读
学生准备表演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母女情情深似海
13、花店的传统爱让世界更美好
人间情感人至深
小学语文教案 篇2一、复习导入: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二、细读课文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1、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
(“指南针”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4、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5、指导朗读第1小节。
(二)、自学、分析2—5自然段:
1、默读第2-5小节,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思考: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多媒体课件,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
指导朗读。
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2)、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思考:北极星为什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怎样利用它辨别方向?指导看“星象图”。
指导朗读。
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3)、利用大树辨别方向。
思考: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
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
指导朗读。
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积雪指示方向。
思考: 严冬时,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
指导朗读。
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3、总结2-5小节内容:
以上四小节具体介绍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何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虽然没有指南针,我们也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称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为天然的指南针。
(三)、指导学习第6小节:
1、齐读第6小节
2、思考:人们是怎样发现天然的指南针的?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
3、小结:大自然有很多指南针,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
小结: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只要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就会找到辨别方向的方法。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板书:两只鸟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写了一件与两只鸟蛋有关的事。
谁会读课题?你是怎样认识蛋字的?谁会用蛋字组词语?谁想知道这件有关两只鸟蛋的事?
(二)初读课 ……此处隐藏5157个字……正确。
2、 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
3、 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 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三、再次学习交流。
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三个)
在知道诗的大致意思后,我们也只是知道了个大概,学了点皮毛,假如我们再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你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那些词句写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读得特别好,那些词句写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也把它读好。同桌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你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美美的,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的读一读。
5、背下来行吗?试试吧!
五、 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小池)
1、 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那一首,为什么?
六、 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七、 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天 好 西湖 淡妆
总相宜
雨中 奇 西施 浓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月 西湖 莲叶(接天,无穷碧)
不同 四季 荷花(映日,别样红)
小学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
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