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教案大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活动,初步感受绘画的乐趣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常试选择颜色作画并大胆的画长长的线。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环境布置,小兔车站,小熊车站
油画棒人手一盒,印有小兔车站和小熊车站的大小画纸若干
2、欢快的音乐伴奏。
重点难点:重点:选择喜欢的颜色画笔画出长线
难点:从一个点画到另一个点不断开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司机开火车”
(1)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吧,你们都是火车司机,跟着老师一起来开火车咯!我们从小兔车站出发开到小熊车站去,现在来请一组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来跟老师玩,(幼儿轮流上车的形式进行游戏)火车慢慢的变长。
2、游戏“小小蜡笔开火车”
(1)老师“小司机开火车,真有趣,你们开心吗,从这头开到那一头,油画棒宝宝看了也很开心,它们也想玩“开火车”的游戏,小朋友来教教它们玩游戏,好吗?出示图片:印有小兔车站和小熊车站的图片
看一看小兔车站在哪里?小熊车站在哪里,那我们从那边开始呢?
(帮助幼儿知道起点和终点)
(2)师:“我们的油画棒宝宝现在可着急了,它们都想来开火车,先请谁来玩?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依次选择油画棒绘画(红色的`油画棒,绿色的油画棒······)
(3)老师:“我的红色油画棒先来开火车,火车开啦!呜一一到站啦(师演示从纸的一段画到纸的另一端,幼儿空手练习)
美术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观察各种表情
2、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起兴趣
1、教师:老师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想来尝尝呀?
请一幼儿品尝香蕉,然后给小朋友说说什么味道的?
教师根据他的'表情画一个笑脸
2、教师:还有好吃的呢,谁也想尝尝呢?
请一幼儿品尝杏(或其它酸的水果)
引导小朋友看看他的表情。
二、出示图片,观察表情。
1、教师: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知道,眼睛大大,嘴巴上翘。
2、你能看出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吗?(想睡觉,困了)
教师:嗯,因为他闭着眼睛呢,是吗?
3、这个小朋友开心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呀?
他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师范画,让幼儿猜表情。
1、笑脸。(高兴)
2、用三角眉表现。(生气时的表情)
3、闭着眼睛。(睡觉时的表情)
四、幼儿作画
1、启发幼儿想想还有什么表情
比如:吃辣椒是什么表情?
哭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美术教案 篇3久违了,美术教学活动!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不荒废技艺和专业。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术教学活动,让我有一种担忧和压力,又有一种期待和挑战。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常规养成是否好,压力却是,我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们一道折折、画画,体验、享受、欣赏孩子们的教学成果了,说到挑战,却是对我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检验。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因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挑战中完善自我的。
其实这节美术教学活动,是应30班朱老师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着头皮接受了朱老师的钦点。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是那么的配合,家长是那么的给力,老师是那么的.认真,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下来,幼儿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领,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老师们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准备、组织、设计、示范、演示、讲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认识。整个教学活动非常流畅,完成了教学目标。
美术教案 篇4教学内容:第13课大力神(活动一)
教学目的:(1)掌握以线造形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
(3)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扩大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1.欣赏录像资料:祖国建设的好帮手,工作中的大力神——吊车。
2.揭示课题:大力神。
二、探讨认识
1.认识吊车种类:分组分类搜集的资料,讨论探讨:
(1)吊车的用途: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
(2)吊车的种类:
A.可移动式: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等。
B.固定式:码头吊、塔吊、龙门吊等。
2.了解吊车的基本结构:主机、底座、臂杆、滑轮组等。
3.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展板上并粘贴上课前相关图片资料,进行汇报。
4.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吊车。
三、画法学习
1.感受线条特点:哪种线条适合表现吊车?为什么?尝试画出你所认为最能表现出吊车力度的线条。
2.分析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
(1)出示吊车不同部位的'图片。
(2)学生对应尝试画出不同细节。
3.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大的结构外形,注意比例。
(3)细致地画出内部结构特征。
(4)完善,适当添画人物和场景。
四、尝试表现
1.每组选择一张吊车图片作为写生的对象,用线描的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大吊车的特点与结构细节。
2.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线条疏密。
3.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评展示
1.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交流。
2.师生共同点评。
六、课外拓展
I.了解吊车的lI作原理,并自己动手做一些吊重的小实验。
2.收集相关用品材料。
美术教案 篇5第一课:素描慨述
主讲:高银才
一、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慨念,素描的含义、功能,学习素描的基本用具。
二、重点难点:理解素描是一切造型 ……此处隐藏2582个字……度的强弱,会因光源强弱及反射物体结构面的方向、距离及材质的影响,
美术教案 篇6《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课 题:怪兽奇想(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12课) 教学目的:1.培养想像力和形象创造力。 2.训练学生的概括、想像、夸张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形象的设计能力。 教具学具: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 1、引导讨论,创造讨论气氛。
①、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如小猫、小狗、小兔、老虎……)
②、说说没见过的动物。 (如龙、恐龙、太空怪兽……)
③、再说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 (它们身体庞大、样子凶猛……) 2、小结,揭示课题。 这些怪兽都是人们想像出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怪兽形象。
三、新授 1、出示龙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①、这个怪兽叫什么? 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想一想,龙生活在什么地方? 这些动物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所以龙也会在水里游,也会在地上跑,它还会在天上腾云驾雾呢!
四、学生作业 原来怪兽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怪兽形象,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好好想一想,大胆试试看。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不受真实物象局限。 2、创造出来的怪兽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美术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点:
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教学设备、课件、纸、色笔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往。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用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新课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4、动手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5、学生作品展评
优秀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谈对它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能在交通路口场景图中将交通标志、人物、车辆以及道路的关系表现清楚。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表现出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体验,获得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交通标志的识记与掌握。
2、回忆并画出小朋友放学回家时过交叉路口的情形,加深学生对交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物以及场面的协调构图的能力。
3、在游戏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人物与环境的主次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交通标志
1.放录像
大街上多热闹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井然有序的呢?难道车不怕碰了人,人不怕碰车?快看,这是什么?请一个同学说一说。
2.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的交通标志,都是老师在大街上拍下来的,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看到了与老师看到的不一样的交通标志吗?你能猜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3.你能试着将你所看到的交通标志画下来吗?
二、学生尝试作业
1.将已经画好的标志贴在黑板上
2.老师再将表示同样意思的交通标志贴在学生作业的旁边,让学生对比观看,找出记忆中记得不完整的地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的交通标志,说明小朋友平时对生活观察仔细,很好!交通标志像一个无声的警察,默默的指挥着交通,让人和车都有序的行走和行驶,在没有交通警察的`状况下,能自动的维护城市的交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标志设计简单、易识别,颜色也有特殊的规定,如:红色代表禁止,蓝色代表说明,黄色代表警告。刚才小朋友已经有所了解,一定要记牢,好吗?
一、观赏录像带
1.录像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其他的人和物体吗?
2.你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吗?请几位小朋友演过马路的人,请一位小朋友演警察。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不错,红灯一亮,不慌不忙排好队过马路,警察叔叔在一旁忙着指挥交通呢!还有的小朋友三个一群,两个一起手拉手过马路,他们表现得真棒,你们平时就是这样过马路的吗?如果是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二、讲解构图以及画面内容
1.画面人物的画法。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画一个背着书包走路的人。
2.老师在这个人物的基础上再添画出有遮挡关系的人物,也可以在这个人物的前、后添画其他人物。
3.画完人以后再画出马路上的车和建筑物。
4.最重要的交通标志也要画,画在哪里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老师不说,等会儿在你的画面中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