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的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知行合一的演讲稿1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综合中外相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 的教育理念。足见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中国高中部历来就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上周,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天,我们高一年级到达了从化一个名为山耕小寨的地方,进行了掏鸟窝,水上拓展,真人打地鼠,竹筒DIY等一系列充满趣味的活动;幽幽竹香沁人心,清风徐徐吹,可谓是欢乐多多。
第二天,我们又到了文化蕴涵丰厚的溪头村。溪头村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流溪河三大源头之一,村民热情好客。我们在那里进行了户外团建和定向,品尝了溪头村的本土美食,领略到了溪头村的风土人情,溪头村不愧为“广东最美乡村”。
说到溪头村,就不得不提起流溪河。最后一天,我们怀揣着满满的好奇,到达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沿湖徒步。走在栈道上,穿梭在密林里,时而吹来阵阵秋风,甚是惬意!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也让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团队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每个人都不虚此行!
在整个过程中,有欢笑也有烦恼,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境,雨天里泥泞坎坷的山路、体能上的考验等,这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乐趣。
三天,我们获益良多;同学间互帮互助的那份可贵的真情不断发酵,最终珍藏于心间,化为我们人生历程中最美好的记忆。我相信,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撒一路欢歌,笑看云卷云舒,携手共进!
与此同时,高二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去了南沙防灾拓展训练基地、中山市大尖山露营公园和中山市禁毒教育基地。高二年级的同学普遍说,三天的安排日程满满,收获多多。他们不仅对火灾、地震等多种灾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还实地体验,培养了防灾能力和逃生技能;对毒品泛滥的社会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坚定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思想;各种野外拓展活动,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同等重要。本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我们重返校园,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的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团队协作的精神等在学习中发扬光大,取得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双丰收!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知行合一的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系XX级的本科生xxx。时光荏苒,不觉已与厦门大学情系三年有余,从漳州到厦门,从囊萤到海韵,逝者如斯却点滴于心。
XX年的金秋九月,自己手捧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登上了南行的列车,在自动化系如家的氛围里开启了自己书香生活。到现在也仍难忘记,入校当天自动化系学长给我上的大学第一课,学长侃侃而谈大学里“一朝不起床,便把课来翘”,“多一分浪费,60分万岁”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埋怨工科课业繁重以及大学四年终究不过一个it行业打工者的悲哀。那个晚上给我带来的冲击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度过大学的时光,是奋起拼搏改变命运,还是安于现状随波逐流?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第一条路,今天站在这里我很想分享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工科人所得到的收获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综合人才!
自动化的英文是automation,而我们却常常打趣自称“outman”,作为典型的工科男,我时常因为不知道谁新出了专辑,谁又新拍了电影而被鄙视,却又时常因为一段代码的成功运行,一块电板的成功焊接而兴奋地歇斯底里。过去三年里图书馆、自习室、教室、寝室是我最熟悉的生活模式,学习并不轻松,我的辅导员郑晖阁老师曾说过:“当人没有办法改变客观环境时,就努力地改变自己”。所以我总是给自己寻找学习的乐趣,我喜欢网络技术,时常编写节日祝福网页赠送朋友、同学;我喜欢创意,曾经还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水创意”全国50强;我喜欢汽车,甚至曾经利用课余时间给大众公司的汽车研究所写过一封信与他们交流我对混合动力的看法。别人眼中清贫乐道的工科生活,却让我过得乐不思蜀,常常一早就窝进图书馆,到闭馆也舍不得离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去学,是工科学习给我带来的启示,三年里正是刻苦严谨的工科精神和坚持兴趣主导的自娱精神让我多次获得了校级及国家级奖学金,辅助实验室开展远程油量检测的科研工作;我曾分别参加全国“高教社”及“电工”杯数学建模大赛,均获全国二等奖,三年来我的总成绩在全系119人之中归属三甲,现已顺利通过中科院光电技术所的考核,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在大三阶段,我出任学院团委书记助理与其他主席团成员一起为学院发展出力,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我的`双学位学习,没有节假日的生活节奏让我倍感压力,我却还常常需要为一份策划与一个活动熬夜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使我想到过放弃,但是自我锻炼的要求和老师的信任使我咬牙坚持,从那时起每天早上出门前我都对自己说一次:我能!我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作息规律,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及同学学习,不放过任何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最终学院学生会获得了学校“优秀学生会”的称号,我也用事实回馈着自己每天的承诺。回首三年的学生工作,我常问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学生工作而自己又奉献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想一颗愿意历练自我、相信自己的心才是我能够坚持与不断进步的动力,那些无数个酸甜苦辣的瞬间也因此变得价值无比,熠熠生辉。
大学之外的风景,也给了我别样的收获,正是得益于大学期间在学习和工作上的良好表现,今年8月我代表厦门大学与其他9所高校的代表在华晨宝马公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由于宝马的生产基地远在郊区,我们不得不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从东北大学乘坐通勤车到生产基地,晚上11点再乘坐通勤车回到宿舍。为了充分锻炼我们的意志,宝马公司安排我们在任务相对繁重的装配车间工作,车间35摄氏度的高温,让我们一度笑称“宝马的车间无冬天”,面对造价数十万的轿车,我们工作时不敢有一丝怠慢与放松,时常只能放弃午餐在车间休息室小憩一下,困顿地回到宿舍到头就睡。原本以为在宝马的日子将以这种方式走到尽头,没想到一个事件却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6分09秒是一个专属于装配车间的节奏,它意味着每6分09秒就有一辆宝马轿车下线等待出售,如果流水线的 ……此处隐藏14764个字……同学,你们通过了历次月考,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你们接受了军训洗礼,在晨光与烈日中锻造出更加坚强的意志。你们收获了情同手足的同窗与室友,懂得如何让“友谊的小船”经受风浪的考验;你们经历了冬天的雾霾、夏天的风雨,住进了空调宿舍,你们把小黄车作为校园交通的首选。这些经历和体验,既是足迹,也是财富,值得细细回味、永久珍藏。四年过去了,你们长大了,你们成熟了许多。
近期,你们参与了学校120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未来,当你们参加毕业10年、20年、30年等值年返校活动时,也将遇上学校的“十年大庆”,欢迎你们届时回家看看。“此刻不想说再见,却不得不说再见。”
在同学们关于母校的记忆中,“知行”校训一定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今年九月十日,我们将迎来学校120周年华诞,作为交通大学的一员,北京交通大学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知行”校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追求,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人文特征。今天,在离别之际,我想围绕着“知行”校训,谈谈我对校训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于“知”,我想说两句话,一是“情况要明”,二是“规则要懂”
关于“情况要明”,就是要认真学习、善于观察。同学们离开校园,走入新的环境、投身新的事业,一定会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无论你是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或是接受一项新的任务,你们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仔细观察,把周围的情况搞清楚,把来龙去脉搞清楚,例如:新单位的历史如何,面临什么新的挑战,文化氛围与使命是什么,有哪些合作者,哪些竞争者,谁是同领域的佼佼者等等。当你们开始从事一项科研工作时,你应该认真调研和阅读资料,先把问题弄明白,了解这个问题国际国内同行都做了些什么,该领域的代表性刊物是什么,有哪些经典论文,该领域领军人物是谁,这项工作有哪些难点等等。这就是一个学习、观察的过程,是“知”的过程。如果你在情况不明时盲目投入、一味蛮干,只会浪费时间、原地踏步,甚至背离目标、错失机遇,带来事业上的损失。我校机电学院20xx级博士生李洪萌同学,在研究生阶段发表SCI检索论文7篇,而且均发表于能源与动力领域顶级期刊。在科研上,他将阅读文献作为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坚持阅读了5000多篇英文文献。可以说,正是这个“知”的过程,奠定了他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基础。
关于“规则要懂”,就是要搞清规则、掌握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大到社会、一个单位,小到做一件事情,都有相关的规矩、政策和程序。你想融入这个社会,你想在单位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你想做成一件事,你就必须熟悉这些规矩、政策和程序,这是基础。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来自于长期的积累,掌握规律的过程,就是汲取前人经验,增强自身实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习,也是“知”的过程。同学们今后每做一件事,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制度、政策以及办事程序,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才会建立起与人对话、合作以及竞争的基础,这样才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就。搞不清规则、轻视规律,轻则事倍功半,重则一事无成,甚至可能触碰法律的底线。当你们熟悉规则、真正掌握规则的时候,你们就能用好它,甚至更进一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关于“行”,我也想说两句话,一是“思路要清”,二是“言行要实”
关于“思路要清”,就是要科学思考、合理谋划。四年之前,在大家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我给你们提出了“学会思考”的希望,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涯,相信你们都明白了独立思考、理性批判思维的重要性。离开校园之后,你们更要将思考作为一种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不能因为工作的压力而疏于思考,不能因为人际的顾虑而羞于思考,更不能因为自我的.膨胀而懒于思考。思是行之始,思是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讲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是有道理的。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大家都要先想一想,目标是什么,路在何方?理清思路、明确方法,再动手解决问题。大家要通过科学思考、合理谋划,为自己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实施步骤,然后去落实这些措施。
关于“言行要实”,就是要肯吃苦、能坚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同学们作为交大毕业生,将成为社会的精英,就要承担精英的责任和义务,就应当以务实的言行去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努力,从而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你们讲话要严谨,没有根据的话不讲,更不要人云亦云,绝不能讲假话;你们做事要务实认真,学会吃苦与忍耐、坚持原则与底线,踏实努力、知行合一。一旦选定了目标,就立即去做,从小事做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我相信,北交大的毕业生,都不会在应该拼搏的年华选择安逸。我校计算机学院20xx级校友、图灵机器人创始人俞志晨在毕业后两次自主创业,即使面对个人温饱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他也没有放弃。作为一名85后的年轻人,他并没有人云亦云去追逐一时的创业热点,而是选择自己了解的方向,并矢志不渝地走下去。他每天敲击键盘几万字,5年用坏了五六个鼠标,淘汰了三台电脑,向投资方发出几百封邮件,终于成功研发出中文语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机器人电脑,成为全球领先的中文语义与认知计算平台,为超过13万家企业和开发者提供服务。这种踏实努力、坚持不懈的劲头,正是“知行”校训赋予全体交大人的宝贵力量。
“情况要明、规则要懂,思路要清、言行要实”。这四句话、十六个字,是校训给我的启示,字虽不多,也不难懂,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能理解之,做到知行合一,你一定会从中受益。这也是我工作多年的体验,借此机会与你们共勉。这是母校给我们的精神指引,希望大家今后能在母校的期待中,践行好“知行”校训,书写“交大人”新篇章。
同学们,你们即将开启崭新生活,绘就精彩人生,母校与师长对你们充满期待,国家和社会对你们充满期待。在期待之外,学校与你们之间,还将建立一种厚重与深沉的情感联系。因为这是你们的母校,你们永远的心灵港湾!
最后,祝愿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一生幸福!也盼望大家在今年9月10日,作为最年轻的校友,回校共庆120周年华诞!
谢谢大家!
知行合一的演讲稿15亲爱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们说“知行合一”,知,就是知识、思想;行,就是实践、行动,就是落实。人的力量,来自于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要知道,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外,重要的工作是实践,是把思想知识应用于行动中,将问题与实际联系起来。我们的知识与实践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只知知识而不付诸实践,一切只是空谈,我想没有一个人想成为第二个马谡损兵折将。同样,只有鲁莽的'行动也结不出成功的果实,唯有“知行合一”才能收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将我们的知识思想应用于实际当中,真正地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我们学习知识终是为了创造财富,创造我们不一样的未来,收获知识与思想的硕果,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知行合一”,把己之所学和想法创意应用到实践中去。
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有方向,使我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我们的实践有知识的指导,有思想的来源,才能够得到成功;有知识的充实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更加的丰富多彩,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更加有意义,实现我们的目的和期望。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