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随笔

时间:2025-08-05 19:33:09
【热门】幼儿园教师随笔

【热门】幼儿园教师随笔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师随笔1

今天又是上美术课,有些孩子又喊:“老师,我不会画。”我说:“好;老师教你画!”我握着他的手一边画一边讲解,画到一半后让孩子自己画。并鼓励他们:“你很棒,画的很好喔。”几节课下来,他们都愿意自己动手去画了。孩子在课堂是这样,在生活上也是如此。总以为他们还小,各方面能力差,其实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为此我们应该授以孩子“渔”非“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一劳永逸。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绘画感兴趣,老师要为他们提供轻松快乐的绘画氛围,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的个别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出现,成人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但是,在很多时候,会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呀?你看人家画得多好?”因此,我感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幼儿美术的认识,如家长会、幼儿画展等。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以鼓励的方式加强幼儿对绘画的热爱。美术教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也一直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我们逐渐认识到:孩子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谁说他们只是随意的涂涂画画呢?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观念的更新

过去的美术教学,会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只注意孩子线条画得好不好、像不像,颜色对不对,是否与老师的范画一样……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渐渐地领悟到:通过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发现美、表达美的情趣,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使孩子的能力和人格得到健康成长。

  二、绘画工具及材料的多样化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幼幼儿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幅幼儿作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亮丽的色彩。其次才看技巧及创造能力的表现。大部分的孩子对一些艳丽的色彩有兴趣,喜欢涂抹颜色。如果绘画工具仅限于蜡笔或油画棒,由于涂色时需要一定的力度,绘画速度稍慢,时间过长会削弱他们的兴趣,甚至会厌弃这样的活动。而水粉颜料鲜艳、强烈,有很强的覆盖力,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并且水粉笔容易掌握力度的大小。我在指导幼儿绘画时,经常用勾线笔、蜡笔、水粉等工具,指导幼儿描绘出色彩丰富、充满童趣的作品。还可以手工与绘画及装饰结合组成一幅画。既丰富活动又从多角度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运用多种材料配合进行绘画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给孩子准备一些挂历纸、彩纸、海绵、瓶盖、旧牙刷、树叶等,孩子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材料,这样的撕撕贴贴、印印画画不仅给幼幼儿以绘画形式上的更新,满足了幼幼儿的好奇心,也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创作出的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

  三、绘画技巧的练习与创造应是同步进行的

现时有许多的文章与资料都谈到非常重视幼儿绘画的创造,但对于技巧的练习是谈之却少。就从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创造固然重要,反之,没有技巧的练习创造谈何而来呢?就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远远要大于技巧的表现,但由于技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心中有画”但无从下手。我认为,对于初学画画的孩子来说,技巧的练习应该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小班的教学,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进行范画讲解。时下,不正说幼儿园美术教学要以创造为主,活动中进行讲解,这样会限致幼儿的思维。我觉得不然,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认清这两者的关系,在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

幼儿园教师随笔2

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大人们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误区。

一、过分保护,过分替代,过分限制。在家庭教育中,过分保护,过分替代已经成为普遍行为,这使孩子从小失去了锻炼机会,导致孩子的成长结果与家长所期望目标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书本化喂养。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因为每个孩子的.睡眠时间、饭量和情绪并不完全相同,不能按同一个标准模式来要求。

三、重治疗轻预防。任何疾病都有其发展过程,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不饱,每天每顿定好量,不吃完,追着、骗着、哄着也要喂完。而对孩子的喝水量却不强求,认为喝多喝少无所谓。一旦孩子身体里水的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得病在所避免。

四、重知识轻运动。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成熟是第一位的,婴儿的骨骼、关节、肌肉由瘦小、稚嫩发展到粗壮、有力,与运动分不开。家长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一定要督促他们加强体育运动。

五、手段和目标不清。许多家长常常分不清婴儿成长中的教育手段、教育目的。例如,练习搭积木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一些家长则把要求定在搭好、搭高上,结果因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怎么也玩不好,不利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又如学电子琴,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孩子手的灵巧能力及其对音乐的感觉能力。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从小必须接受教育,玩又浪费时间又耽误学习,剥夺了他们社会学习和自我体验的机会。

幼儿园教师随笔3

早晨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发现又有两个孩子拿不出来,说是“忘带了”。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有,往常我多半会说:“明天带来。下次别忘了!”可今天我特别生气,不假思索的说出:“从第一课到第八课的词语每个抄两遍,明天早上交给我!”我自顾自地走出了教室,到办公室去平息心中的怒火。

傍晚,孩子们都回家了。原本平静的心情竟有些不安起来:我这种方法合适吗?从第一课抄到第八课是不是太多了?孩子写字速度不快,两小时能完成吗?孩子们会不会因为我不当的处理方式影响到心理?

带着困惑与一丝自责与家长进行了短信交流,一位家长的.一席话让我紧张的心情有些释然:“老师,孩子觉得有些委屈,因为他的作业其实是 ……此处隐藏4875个字……,让孩子在玩中学会交往、在玩中学会合作、在玩中体验生活、在玩中获得快乐,让孩子拥有一个色彩缤纷的童年。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通过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建构内容,运用平铺、延长、接插、垒高、对称、围合、盖顶、穿插等方法,发挥出了较高的构建水平,这一游戏促进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搜集和制作,同时发动家长参与其中,为孩子准备和更新了很多民间游戏。如适合小班的《老狼老狼几点啦》、《熊和木头人》、《三只老鼠一只猫》等,适合中班的《炒黄豆》、《网小鱼》、《卷白菜》等,适合大班的`《爆米花》、《占四角》、《贴树皮》等。这些游戏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提高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灵活躲闪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教师随笔12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快车道,幼儿阶段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恰当的引导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班里一个孩子叫董兴华,有点口吃。平时害怕孩子们取笑他,所以很少说话,也很少举手。有一次,全班孩子轮流讲故事,他就是不肯说话。旁边的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老师,他结巴!”我害怕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急忙说:“不要紧,你先坐下,好吗?”从此以后,我经常找他到办公室,尽量多和他交流,并且微笑着鼓励他多和别的孩子交往,单独教他故事,让他在交往中产生主动性,使其敢说、想说。

渐渐的,他敢于说话了,性格也开朗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主动构建的。不需要刻意对幼儿语音、词汇和造句语法的简单训练,因为这是不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违背了语言交往的本质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并且尽量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促进可幼儿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造自主表达与自由发挥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幼儿园教师随笔13

我们班里的徐佳慧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尤其是头上的一对小辫,最招人喜爱。佳慧妈妈天天把佳惠的小辫梳到头两边,再扎上鲜艳的皮筋,甭提多好看了。

一天,佳慧的头发突然变了个样,两个小辫弯弯的,像山里的小妞,我随口说了一句:“佳慧的发型今天变样了,真好看!”谁知道就这么一句,惹事了。

第二天,佳慧的妈妈来送佳慧,刚一进门口,我就发现,佳慧的头发乱糟糟的用皮筋随便一扎,而且满脸不高兴,像是刚哭过。我赶紧问:“怎么了这是?漂亮的佳慧怎么成这样了?”佳慧妈妈说:“老师,快别提了,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昨天她表姐来了,给她梳的头。今天表姐走了,她还是要表姐梳头,说表姐梳的好看,死活不让我梳了,而且表姐不梳头就不上幼儿园了,这不好歹让我给拽来了。”听了佳慧妈妈的话,我突然明白了,这件事的`起因在我。一想到这儿,我赶紧蹲下身对佳慧说:“刚才小朋友还说呢,佳慧的头发天天梳的那么漂亮,佳慧妈妈的手可真巧,正好你妈妈来了,让她梳给小朋友看,好不好?”佳慧点点头,我冲佳慧妈妈一点头,给她找来梳子,让她在小朋友面前给佳慧梳头。不一会儿,一个好看的小辫就梳好了,小朋友们都拍手叫好起来,佳慧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高兴地和妈妈说再见。

通过这件小事,我又一次接受了教训,收获了经验。在孩子面前,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行动,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他们会把老师的举止、言行看的最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别忘了在这些天真无邪孩子的面前,我们是老师!

幼儿园教师随笔14

自从上周学习了指南,我们班就按照《指南》的规定重新创设了活动区,《指南》中的教育建议不仅告诉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如何指导幼儿,实际上也告诉我们在生活和游戏中如何关注幼儿,同时还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这周通过家长的配合,我们班建立了小医院。孩子们都很喜欢在那边玩。

文鑫的妈妈是个医生,所以我们在班级中经常告诉孩子们要注意卫生之类的,自从创设了小医院这个区域,我们班的孩子几乎每天早晨起来都去这个区域当医生。今天早晨,小熙早早的来了,说要去争当“小医生”他带上听诊器给“病人”看病“拿出针管打针,最后配上药小家伙很有医生的感觉。最后来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小结当病人来看病说是感冒了,然后小熙小医生说先打一针吧,戴上口罩,穿上医生的白大褂。打完以后,还从药箱里拿出两盒药给小洁小朋友嘱咐她回家吃完感冒好的快。紧接着下一个小朋友又过来找小溪医生看病了,小医院的人也越来越多。早上小熙医生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这种角色游戏对于与孩子来说是非常喜欢的',百玩不厌《指南》中提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在游戏中,孩子们完全是自由和自主发挥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她们可以主宰“游戏”成为真正的医生或者其他角色,不受限制。这种角色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小班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表演或者扮演某种角色。这种区域活动的投放,会吸引更多孩子的兴趣。

幼儿园教师随笔15

看看而已

今天跟往常一样,迎接着每个宝贝入园。凯好是妈妈送来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一般都是奶奶来送他上幼儿园。过了一会儿,我把签字卡拿到教室内开始点名,点到凯好时发现他不在,在活动室内我巡视了一遍没见到凯好的踪影,我的心里马上紧张起来。凯好怎么不见了,天呐!会不会趁我不注意悄悄的溜走了跟着妈妈?我的脑海里顿时胡思乱想一通。我的心跳加速,忐忑不安。抓紧时间回忆接宝宝的一幕幕,没有印象看到凯好走出门儿啊!我立刻开始每个房间寻找,刚到寝室就发现凯好在那静静的站着注视着自己的小床。我着急的说:“你在干嘛呢?”凯好慢慢悠悠的回答“看看而已”。这么简单的回答让我悬着的心放下了!后来我询问了此事,凯好就是想随便看看而已。

由于我们平时面对的是一些无知的孩子,他们的的安全意识几乎为零。我们做教师的生怕他们受伤或者有任何意外。每天来到幼儿园精神就高度紧张,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时时刻刻都不放松。每个孩子都要在自己的视力范围之内活动,若不然就会担心孩子的安全。久而久之我们的职业病就是看到孩子最敏感的话题就是安全问题。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孩子一点自由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也像在家里一样,可以随时随地的'随便走走,看看。让那颗充满好奇的心,得到满足呢!孩子的一次“看看而已”就把自己紧张的要命!孩子们从早上来到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按课程表的安排进行着各个环节的活动。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很被动,教师们也很疲惫。

此事过后,我每天都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给孩子自由活动,想干嘛就干嘛,同伴间聊聊自己的新鲜事,玩玩自己想玩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把自己喜欢的小宝贝跟小伙伴分享一下等等.孩子们很兴奋很开心!教师在一旁观察着同事也再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上课的时候没有人再窃窃私语,厕所里没有人在偷偷的分享小宝贝.

《【热门】幼儿园教师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