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日记

时间:2025-11-28 10:57:16
测量实习日记常用15篇

测量实习日记常用15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测量实习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测量实习日记1

6月21日星期一阴

今天开始实习,早上8点到教室上理论,老师讲了实习内容及注意事项,对实习时间做了详细的安排。下午回宿舍分组,领仪器,熟悉仪器,召开小组会议,对第二天的实习任务及做了具体安排。

6月22日星期二阴

实习测量开始的第一天,早上起床比较早,我们拿着仪器来到实习现场,八点半开始测量。根据昨天的计划,今天开始水准测量,由于是第一次实习,对各种仪器的操作还不是很熟悉,在仪器的架设及调平等方面花的时间长一点,还有就是选择导线点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错误,现场调解了一下,还好,没什么大碍,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测量,早上的测量大家配合的很好,还算顺利。中午吃完饭回宿舍。由于我们宿舍只有一台经纬仪,所以下午在宿舍计算数据,发现误差很大,打算重测。

6月23日星期三晴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水准测量,但测得的数据误差较大。今天我们决定重测,但仍然按照昨天的步骤进行操作,很快就完成了水准测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导致需要再次重测,我们现场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发现所有数据都在误差范围内。随后,我们使用经纬仪测量了导线之间的角度,由于大家团结合作,测量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今天早上我们的测量任务有些繁重,中午我回宿舍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大家一起处理测量数据。

6月24日星期四雨

今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但我很庆幸有课程安排。早上,我去上了英语课,下午则参加了选修课。整个一天都很充实,我们还召开了小组会议,总结了前几天的测量实习经验,并初步制定了下一阶段的计划。考虑到时间紧迫,大家一致同意要加快测量速度,以免落后于其他组,拉开与他们的差距。晚上,我还上了一节有关语文的课程,并购买了图纸准备进行绘图。

6月25日星期五阴

今天的任务有点重,水准测量,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我们在这一天内搞定。中午很迟了我们还在烈日下测量,虽然肚子咕咕叫,但是大家都坚持完成了今天任务,大家的精神值得表扬。基于前面的经验,今天的测量我么是一边测量一边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所以结果都在误差范围之内,大家对今天的测量都表示满意,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快速而又准确的完成的实习任务。

6月26日星期六雨

今天是周末,大家本应该休息,但仍然前往测量现场对各个建筑的高程进行了测量。由于测量点较多,我和家俊在高程点的选取上意见有些分歧,我们之间发生了一点小争执。我的情绪有些激动,语气也不太友好,我在这里向家俊表示诚挚的道歉。完成了高程点的`选取以及下午回宿舍画图,我们确定了建筑的初步位置,并计划第二天再次前往现场使用钢尺进行更为精确和细致的测量。

6月27日星期天阴

早上继续画图,下午来到基础楼进行测量,晚上在宿舍画图,进行了精确的细致的测绘,画图,地形图大致成型,只是还有一些细节还没有测量,需要进一步的测绘。

6月28日星期一雨

今天在宿舍里,我专注地画着图,虽然没有进行测量。晚上,我参加了老师的实习答疑课,发现了许多问题。回到宿舍后,我继续绘制图纸,并为未来的任务制定了详细计划。

6月29日星期二晴

在上课时,我们注意到我们的地形图上还没有包括会通楼的一部分。今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到现场进行测量工作。在测量过程中,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尧德军老师的亲自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快速而准确地完成了测量,并学习总结了老师独特的测量方法。下午,我们使用钢尺进行了一些细节测量,会通楼的基本测量也已经完成。

6月30日星期三晴

今天顺利完成了地形图的测绘工作,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剩下的工作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但是我不能因此松懈。我会保持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地完成这次测量实习任务。

7月1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针对道路中线和放样轴线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将结果绘制在图纸上。经过仔细测量和数据分析,我成功得到了准确的坐标信息。接下来,我打算将这些计算结果应用到实际场地中,进行现场放样工作。一旦完成这个任务,我的实习也将告一段落。

7月2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来到现场进行放样测量工作,通过昨晚上网对全站仪的放样测量进行了一番了解,所以今天的工作相对顺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测量,我终于完成了这次实习任务,实习也基本结束了。

7月3日星期六晴

今天在宿舍总结,整理数据,完善图纸,清点仪器,实习结束。紧张而又充实的过完了两周。

测量实习日记2

20xx年06月11日星期一天气:灰霾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按照计划我们在今天开始了为期5天的测量工作。

早上来到青年园后我们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课堂中老师讲解说选控制点的时候应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相邻控制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

3、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我们开始对仪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着手开始量控制点间距离和测量各控制点高程的外业工作。在源湖较大且我们不太熟练的情况下,我们经过认真筛选,在围湖范围内选择了8个控制点。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6名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其中a、b和e三人负责距离测量,c、d和我三人负责高程测量。在三人组中,c负责观测和读数,d负责举尺,而我则负责记录并校核红面尺和黑面尺的读数差值。经过一番辛勤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此次测量任务。

晚上,我将高程的数据输入excel中进行初步处理,发现控制点的高程闭合差过大。经过小组的讨论,所以我们决定第二天重测并控制好视距差。

20xx年06月12日星期二天气:灰霾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按照昨晚的计划,三个男生:c、d、e负责高程重测的任务,我们的三个女生负责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定。我们架好仪器开始测量了,由于对于测回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我们的测量有一定量的返工现象,这严重拖慢了我们的进度。经过助教的细心指导我们终于熟练掌握了测量的流程和技巧,不过仪器在由控制点1移至控制点2的过程中我破坏了本已调好的水准管轴与竖轴的垂直关系,所以我们只好照着书上的办法进行调平,但是这项工作是要求我们反复进行以不断调垂直的,所以我们的进度进一步落后了,不过c他们的测量进行的很顺利,终于在第二次测量时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下午我们一起进行了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量,在最后测量控制点8的时候,由于天色较晚,我们决定 ……此处隐藏27826个字……叠时,两者都表示。

7.鱼塘与独立花基绘制也要闭合,花基与房屋、道路等共边时,共边处花基线不必绘制,但花基线端点必须在房屋、道路的边线上。绘制地理上相接或相交的地物,端点尽量捕捉相邻地物上的点,确保地物相连。

二操作简介

1.加点工具。点击左侧工具条第一个工具按钮(),然后在编码栏或命令行或在操作窗口中的地物编码输入框中输入要画的独立地物代码,例如旗杆(3614)、散树(9371)等,最后鼠标左击绘图窗口相应的位置即可。

2.加线工具。点击左侧工具条()工具按钮,编码选择方法同加点工具一致,选择相应的线状地物代码,例如房屋建基线(2101)、未加固陡坎(8521)等,鼠标左键单击连线即可。注:加线操作过程中可通过主键盘数字键自由转换线条样式,1=直线,2=样条曲线,3=圆弧,4=圆等等,相关样式同样可以在操作窗口线形栏选择。如需精确画线可在操作窗口"输入参数"多选框打勾,可通过输入长度或长度/角度参数确定下一点。

3.加注记。点击左侧工具条()工具按钮,编码选择方法同加点工具一致,选择相应注记代码,如居民地注记(1021)、植被注记(1090)等,鼠标左键单击加注注记;或在操作窗口中的"文字内容"栏输入注记内容,鼠标左键单击确定注记位置。

4.高程注记添加:加点工具状态下,选择高程点代码(8310),在"操作窗口"中"坐标点"栏输入Z坐标(即高程注记),鼠标左键单击添加。选中点位,在"操作窗口"中点击()工具按钮,则可以显示注记标示。效果:→。也可以在全部加注完后,统一选中点击一次即可。

5.图根注记添加:加点工具状态下,选择图根点代码(1170),在"操作窗口"中"坐标点"栏输入点名称、Z坐标,鼠标左键单击添加。显示过程同高程点注记。

6.选择左侧工具栏相应按钮,当按钮显现阴影即可捕捉节点、中点、交点、任意点、圆心、圆四等分点、网格点、切点等,再次点击则取消捕捉。

7.定向量边(十字尺)的使用方法:如下图,把十字尺放置适当的位置,旋转适当的方位,可以通过输入长度参数快速确定下一点,是连线比较方便的工具。

8.漫游工具栏从左至右依次为:查看对象属性、撤消、反撤消,裁剪、复制、粘贴,屏幕缩小一倍、屏幕放大一倍、无级缩放、开窗放大、移屏、三维漫游、上一屏窗口显示、下一屏窗口显示,数据范围全视、测区范围全视、当前图幅范围全视、显示分幅格网、显示图号、显示坐标格网线,详绘粗绘、点地物详绘、线地物详绘、面地物详绘、显示线宽,点显示开关、线显示开关、面显示开关、注记显示开关、点标注显示开关,开关本地库数据显示、开关GIS库数据显示、指定编码对象显示开关、指定时间内的对象显示开关、特选集对象显示开关、设置显示可控对象。

其中"详绘粗绘"按钮是切换地图显示模式,详绘模式显示的地物具有点符号、线形、面符号,粗绘模式显示的地物只显示基本的点线面,不包含点符号、线形、面符号。点地物详绘、线地物详绘、面地物详绘按钮分别切换点、线、面的详绘与粗绘模式。"点标注显示开关"按钮切换显示或隐藏高程点与图根点的注记。

9.常用部分快捷功能键使用描述。

A:加点。使用方法:选择要加点线段,将光标移至欲加点位置,按下A键。

E:插点。使用方法:选择欲插点线段,将光标移至欲插点位置,按下E键。

W:抹点。使用方法:选择欲抹点线段,将光标移至欲抹点位置,按下E键。

T:属性拾取。使用方法:选择欲改变属性地物线段,将光标移至目标属性地物,按下T键。

Z:反向:当前点列的首点变为尾点,尾点变首点。使用方法:1.绘图过程中,需反向时按下Z键。2.选中需反向线段,按下Z键。

Shift+Z:翻转,将有线地物符号翻转,如围墙、坎等换向。使用方法:选中欲翻转地物线段,按下Shift+Z键。

X:回退:删除当前线段尾点。使用方法:1.绘图过程中,需回退时按下X键。2.选中需回退线段,按下X键。

S:拾取已知点。使用方法:绘图过程中,按下S键捕捉。

F:对象拾取。使用方法:在加线状态下,靠近欲拾取线段,按下F键,即可接着原线段尾点继续画线。

D:线上捕点:画线状态下,捕捉拾取最近点。使用方法:将光标移至已知线段上,按下D键捕捉拾取最近点。

10.菜单栏、工具栏其他按钮功能及快捷键操作详见EPS帮助栏。

钻研了大半天,还只是一知半解,有时间还得继续研究研究!

测量实习日记15

天气有点冷,但我们热情很高,早早提着全站仪来到土木楼。每个人都想快点搞完,却不知从何开始,有点茫然,经打听,知道老师给我我们两个点和坐标,但这两点,两个坐标有什么用?

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全站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现实操作确实很困难,老师来了,又给了我们每人四个坐标,要我们把这个四个坐标放样放出来。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全站仪上一些按键,调钮的一些作用,开始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今日又来到土木楼前面哪条路上,有了目的,就是把老师昨日给我组的四个坐标找出来。可是一到那儿,老师给的两个已知上,挤满了人,只好把仪器架在边上,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日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基本上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昨日晚上老师给了学校的平面图,我们又仔细找到给的坐标也许在什么地方,今日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已知点上还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日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日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日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一位同学就拿着菱镜沿着这个方向走,在全站仪观测的同学不动仪器,保证菱镜在视线内,在差不多距离时,测一次距离,就知道离放样点相差多远,经过多次移动,就会找到坐标的那一点。就这样四个坐标都放出来,我们也颇有成就感,能够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测量实习日记常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