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的随笔
夏天的随笔1知了仍旧在她耳边不停歇地讲话,像是控诉太阳的肆无忌惮。她抬起头,用手遮住天边洒落的光,轻轻叹了口气。
“你们好啊,小知了。”
年久失修的柏油路面起伏不平,有些地方甚至裂开了缝隙,与路旁的杨树一同,在如火般的夏日里静默着。
她走了约摸有十分钟。漫无目的。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更不愿意去思考这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反正总有路可走,走到世界的尽头也无妨。
有什么关系呢?
安安静静的,多好。
这大概就是乡下不同于田野那头的城市之处,如果她愿意,永远不会有人来打扰她。于是她停了下来,停在狭窄的水沟前。
满眼的绿色似乎将温度降下去一些,她抹去帽檐下细密的汗珠,忍不住低低地哼起歌儿来。树荫下有几只不知名的虫子伏在散落着砖瓦块的草丛里,很安静,应该也是在享受这参天绿树的馈赠。
“你们好啊,小虫子。”
她垂下眼,冲它们微微一笑。若是在那车水马龙的钢铁森林里,她的举动一定会被认为是“傻孩子”。谁会和这些低等生物认真问好呢?
百来米外的小村子里头隐约传来老一辈儿人常听的歌,标准的方言。她想起城市里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的所谓流行曲,情情爱爱,好不华丽。她此刻忽然觉得,两相对比,另一个便如同暴发户脖子上的金链条,庸俗得可笑。
她喜欢安静,只属于她一个人的安静。她讨厌人潮拥挤的城市,更讨厌城市里言不由衷的交往。
水沟里没有水,否则她可以蹲下身撩拨清澈的液体。没有就没有好了,她想。也不是非有不可。世上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何必事事都要强求。
听过第四次微风吹过的声音后,她遗憾地耸肩。该走了。
“再见啦,小知了、小虫子们。哦对了,还有你,大树先生。”
她离开树荫,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步伐轻快,仿佛刚刚与意趣相投的朋友交谈完毕。
村口距她的脚下越来越近,人气儿也越来越浓。新扎的篱笆墙、到处跳脚走的`大公鸡、一丛深一丛浅的野花,都向她招手示意,她一一点头回应,彼此宛如相识数十年的老友。
“嘀嘀——”
很不应景地,她的身后响起汽车的鸣笛声。四周的空气突然燥热起来,各种噪音一股脑儿地挤入她的耳朵。车里人打电话时不耐烦的声音、发动机运作的声音、娇生惯养的小孩子叽叽喳喳争吵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她完全分辨不清楚的声音。它们恨不得充斥她大脑的任何一个角落,然后宣告这里是来自先进之地的物品的领地。
“你跑去哪里了?我们找了你半天你知不知道?你爸爸的生意不能耽搁的!快回城里,这种破地方我待够了!”
她打开银白色的车门,坐上去后熟练地关上。车里开着空调,凉爽得寒冷。
汽车飞速驶离了小村庄,她看到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杨树,耳边掠过微弱的蝉鸣,那是她的好朋友们在唱告别的小曲儿。
“再见啦,小知了、小虫子。哦对了,还有你,大树先生。”
衣着光鲜的女人放下手机,皱着眉头瞥她一眼,不着痕迹地翻了个白眼。
“这丫头又傻了。”
她没有听见,仍望着如潮水般倒退的景物,微笑着对它们说再见。
城市的繁华与喧闹重新占据了她的脑海,难过得令她觉得这副身体不属于自己。
多么华美、多么热闹,谁不喜欢?与什么声音都没有的乡下相比,这里充满了该有的、不该有的种种声音,就像那些该有的、不该有的人一样。
谁说她没有听见呢。
夏天的随笔2广东的夏天似乎要更长一些,是春过得太匆忙,还是秋忘了季节的枯黄。疑惑是冬的脚步太紧张,挤兑了秋和春的宽敞。
今年的雨水好像要更大些,三天两头淅淅沥沥,却驱走不了夏天蕴气的苦闷,笼罩了整个城市的烟尘和急躁。让大家更是不安分。
树头的枝叶似乎感受到了荫凉的浸袭,始终挤兑着老叶的滞留,长长的胡须垂钓着行人的发髻,偶尔飘落着苍老的枯叶给人惊奇,这是雨的掠迹。
烈日炎炎的晌午,看着公路前方晃晃的白光,似乎要扭曲公路的坡度,闪着淡淡的袅气,公路两旁的榕树静悄悄,似乎又是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着行人的歇息,还是天空的洗礼。路旁的小贩也没力气吆喝,只是用帽檐噗嗤着蚊蝇,刨剐着淌下的汗珠。
行人还是匆匆忙忙扮演着城市的节奏,都没能停下来品尝一下这日头的奔放和热情,路边西瓜的招摇和酣甜。是路太漫长,还是时间的利剑在消磨脚底的光芒。
远处天边滑过一团云,是白色的,沁了灰色,看着势头好像要卷入浓墨,簇挤着,翻滚着,袭来一阵飕飕的风,树叶惊的一身颤抖滑落一地,顿时让人感觉一丝凉爽,可是家还在遥远的路尽头,小贩们要卷起行囊,奔跑在恐惧中,时间显得好匆忙,都没来得及让大家观看天空云彩如何来势汹汹的张扬,如何席卷的骄傲。南方的夏天来得快,变化得更快。
如豆的雨滴生硬的砸在脊背上,如针扎,如刺抽,让奔跑的行人更加扭扭捏捏,一颠一跛的潜回屋檐下,蜷缩雨季,喘着粗气,发梢里渗下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滴,浑然天成的心跳鼓动着脉息。沥沥的雨滴砸起的涟漪,带着尘土,和着泥浆,溅起,张贴在柱墩,汽车画壁,写着夏季。
一场骤雨解下了暑气,大家嫚舒着雨水夹杂汗滴的脊背。抖抖精神,行走在城市的天桥和街道上,回家的脚步似乎可以慢下节奏来。利落的商贩一起鱼跃,回到了清晨的清凉和舒畅,好像又一个黎明的曙光把人们点亮,生活更是喜气洋洋。
焦灼的日头似乎有点不耐烦,拼命的鞭打着乌云,瞬间抽出一条康庄大道,昂扬的阔步,赶到集市的热闹,生怕错过了什么。
雨后的地气格外的犀利,像失控的羊群,东窜西跑迷失了方向,羊角肆意的顶着膝盖,让人无法矗立。又恢复了熙熙攘攘的繁忙时刻,急匆匆的演绎着这个城市的夏季。
一切恢复城市的格调,永不变更的色彩变得更亮丽,城市的人们屏着呼吸。
雨是滋润心田的善水,也有驱赶人们回家的温柔,却挡不住炎炎烈日的怒吼。太温柔。
雨特别爱下在午后或者黑夜,是因为羞涩,还是粘着梦的笑靥,邂逅春的花开,还是秋的落叶。那一季,你冲刷了灰蒙蒙,锃亮了绿油油。
夏本身是个多变的顽猴,一会儿天高,一会儿乌云压顶,一会儿彩虹,一会儿星际寥寥。残月弄轻桥,浅水映伊人,朝露沾衣襟,暮霞拂红尘。
泪汪汪的'脸蛋儿朝着天,哭喊着嘴角的咸,冲淡一切的汗颜,城市渴望的一丝清淡,一阵酥软,万物的洗礼,沐浴后的嫩肌肤抵挡不了紫外线的肆虐,这是夏雨青涩的羞颜。
闷闷诠释着春困、夏乏、秋盹、冬眠的时令,却深刻了夏的无意。
朝气蓬勃是夏的本意,雨却焦躁了这个季。天空闷闷的火气,撒向闷不吭声的大地,低垂了树冠的傲气,闷不做声的人们,歇在阴凉里,浑身乏力,静静晕着气,敛眸的困意,夏最了解其含义。
雨是天使的眼泪,是滋润干涸心田的甘露,却时常泥牛入海的感慨 ……此处隐藏11527个字……诉怀。。又感到万般的惭愧,哎,其实。我挺喜欢这样的感觉,一个人安静的离开。已经习惯了有的这样的生活。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应该就是这样的吧!转眼时间就快到我座那趟列车了,我走进候车室呆了一会儿就检票了。。。检票完以后我上了车。。找到自己的座位。。终于安定了下来,那时看见车窗外下着丝丝小雨,而我即将离开的心情。
在火车上的行走之中看着窗外雨后的那一幕景象,是多美的啊,时间过去了一天半就快到浙江境内,到达杭州站的时间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下车出站以后看见眼前的这座城市和我经常生活贵阳比起来却是有些不同。。。有差别。我心中的感想是东部和西部就是不一样啊,在浙江的那段日子我只在湖州、嘉兴、杭州玩,这些城市我去的地方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嘉兴”不光去“南湖”还有西塘给我的感觉很独特刚去的时候看见那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国外的,只怪我的英语口语不好没敢和人家其它的就去过杭州的.西湖,湖州的太湖。。我小姨家就在湖州。。就只有这几个地方。
在那里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着。。真有些幸福的感觉转眼快到开学的时候。。。我最后是在浙江嘉兴上的火车返回贵阳。。开学的我的学习生活。。假期,暂告一段落上车以后转眼的时间就到了贵阳终点站。下车了就座回学校的公交车安全顺利的到了学校。。。呵呵,。。。可心中还想着火车那头的事儿。。浙江。到了学校以后给我老爸妈们打了一个问候电话。就这样这个假期就结束了。
那年的夏天,假期在那里留下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心中有一种“眷恋”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就来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这篇回忆录《那年的夏天》。
那年的夏天浙江留下美好的回忆。
夏天的随笔15中学时候,学过老舍先生小说《骆驼祥子》摘选的课文——烈日和暴雨下。那就是夏天——热能热你个好歹,浇也浇你个样子!
在少年宫教作文,让孩子们练习写季节的时候,一般我会让他们先找出各季的代表颜色:春季是嫩绿、秋季是金黄、冬季是雪白,这大家都毫不犹豫,可到了夏天,孩子们的意见有分歧了:有的说是火热的红,也有的说是凉爽的蔚蓝,还有的急赤白脸地说老师夏天应该就是更浓一些的绿……
的确,虽然夏天是个旺盛的生命竞相绽放的绚烂时节,但他又有太多鲜明的侧面让人不好把握。也不知是因为这个,还是如梁衡老师所言——那些有闲情逸致的文人墨客并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和苦涩的汗水,反正古往今来咏春吟秋的文字汗牛充栋,而写夏天的却寥寥可数,而且要写也是要么“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地拿莲花、荷叶他们一家子说说事儿;要么就“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地抱怨一番;顶到天儿也就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珍惜,不过那基本属于赞美自己而非讴歌夏天了。当然、当然,还有“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肯定也还是有他的趣味的。
哎,也不知道这“天下”之外那山南海北的人们对夏天又作何感受?或许古老的欧罗巴也流传着和我们“春困秋乏夏打盹”一样的民谚?你看雪莱得费劲巴拉地鼓动西风才能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唤醒;比起来,清少纳言所说的“四季之中夏天当属夜里最好”倒是正合我意,因为本人从小就特别喜爱在夏夜里纳凉、听古、捉迷藏;而泰戈尔《飞鸟集》的名篇: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没有什么曲子可唱,一声叹息,飘落地上。多个译本对于此首小诗的翻译上有些我认为很关键性的出入。在翻译上颇有造诣和贡献的郑振铎先生,在句首的翻译,甚至包括《飞鸟集》名称定夺上,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Stray”这个词?该词的中文意思是“漂泊、迷途”,虽然郑译本现在基本占据主流,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觉的泰戈尔老爷子应该是完全有心情让他的鸟儿迷失在“夏花的绚烂中”的。
是啊,夏天太热烈、也太绚烂,都热烈绚烂得有些迷乱,迷乱了鸟儿,迷乱了人们,也迷乱了他自己,大家都像喝了迷魂汤似的忙活着:小草、柳条一天一个样地疯涨,生怕慢一步就再没有自己的地盘!小猫、小狗嬉戏追打着,抓紧时间恋爱,似乎晚一秒自己心爱的“人”就会跟着邻家的那位“帅哥靓妹”跑掉了!“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农人忙活是为了给所有人奔饭吃,忙活的应该还有其道理;而余下的人呢,则似乎统统正为夏夜苦短而烦恼着,人们怎么总是名正言顺地醒着?醒着就得活动,就得干活,就得聊,就得交际,就不能闲着呀!老不闲着就容易饿,就得消费,一消费就有了赚钱的机会。想捕捉机会吗?那就得卖卖力气,所以人们又不明不白地忙活起来;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那原本是为了让人们轻松的各类体育比赛、娱乐选秀活动也都跟着纷至沓来,在火热的夏天尽情地展开着自己的'故事。原本只是想阅人耳目让大家放松放松,可搞起来就觉着得像点模样,就觉着极有必要繁文缛节一番,于是人们轻松不逞,反而更加忙活得头晕脑胀;而夏天自己,看着这忙碌纷乱的一切,终于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都说是“欢娱夜短寂寞更长”,可见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特别短暂。然而唯独夏天似乎是个例外:人们于夏天的记忆是悠长的,虽然夏日的烈日、暴雨、蚊虫的确令人着恼,但夏天却并不缺乏美好,也并非过于寂寞。那为什么人们于夏日的记忆如此悠长且鲜于歌咏他呢?啊,明白了,一定是因为那“人嫌狗不待见”的,难于把握的臭脾气:
夏天,其实就是一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忙碌、浮躁、肤浅、迷乱,他东一头西一头地搵生活、找爱情、肆无忌惮地发生着故事也发生着事故。他的确会惹出些麻烦,(似乎夏天自然灾害什么的尤其多)不过这也许正是下一季有所收获的必由之路。他精力特别旺盛,但压力之下情绪有些阴晴不定:刚刚对你还艳阳如火,不知什么风吹来,他转眼便给你暴雨滂沱;可间或什么时候你当真需要那风雨消暑润喉时,他又死活要跟你别别劲儿了。夏天有一股倔驴劲头,你说他肤浅,人家老先生偏偏我行我素肤浅他自己的,这个时候他目高于顶,这个时候他气势磅礴,这个时候他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呢,仿佛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他的!不过好在他那愤青的臭脾气来得快,去得倒是也急,心里不装事儿,还比较容易懂。
夏天,又像一风风火火、没心没肺的朋友,他的到来其实就为给你捣捣乱:好比大学毕业后刚刚分别不久的室友,闲的没事就来祸害祸害你,哪管你手头还有明天要交的工作汇报…没错儿,要的就是你明天出糗,是哥们儿才这样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哥们儿就是来给你“添堵的”!话虽这么说,可不知为什么,他来了你就不由得热烈起来、放纵起来,你和他一起尽情地挥霍时间、尽情释放:狂撮着、豪饮着、笑着、唱着、喧闹着、叹息着、干熬着…总之你被他感染着,不得不赤膊上阵坦诚相见…人们和夏天一起唱着high歌,尽情地发生着故事,似乎只有这样争分夺秒、这样不假思索、这样激情四射才对得住这个季节。不能想象,没有故事的夏天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说春天是一首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诗;秋天是一首时而豪气干云时而又婉转苍凉的歌;冬天是一篇深邃隽永耐人寻味的散文;那么,夏天干脆就是一本光怪陆离变化莫测的小说。
没错,夏天是个充满未知、充满可能性、充满了迷人颜色的季节!把握固然是不好把握的,然而看罢开头便知晓结尾的故事还有谁有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