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5-09-25 02:21:09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技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键盘的键位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2)掌握键盘指法分工及打字姿势

(3)掌握基本键位及指法

(4)能初步熟悉和运用“金山打字通20xx”软件进行键盘练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探究和实践操作进行键盘的教学

(2)能以正确的打字姿势,进行键盘的简单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了解键盘的键位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金山打字通20xx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认识软件的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键盘的键位结构,掌握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初步了解“金山打字通20xx的使用。

2、难点:能通过练习和记忆掌握基本键位及指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探究法、谈话法、任务贯穿和问题导入法为主线。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通过看书和观察对比自己得实物键盘,建立对键盘的感性认识。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键盘和鼠标同属于计算机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单元充分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以及熟练了鼠标操作后,本单元以键盘为教学主体,从键盘的组成到操作,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层次的将键盘知识介绍给学生并使之熟练掌握操作键盘的要领。

本课主要从两个基础知识方面介绍键盘:键位结构和键盘的操作姿势。另一方面,根据时下适用于学生的软件角度出发选择了“金山打字通20xx”作为键盘指法练习软件向学生推荐。

1、键盘的键位结构

以键盘的自然分布情况以及各种资料中对键盘区域的常规划分,将键盘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主键盘区、编辑键区、辅助键区、功能键区和状态指示区。

(1)主键盘区

作为打字练习的主要区域,主键盘区在整个键盘中的分布最大。其中包括了26个大写英文字母键,数字和字符,标点等组成的双字符键还有一些用于字符之间转换、或带有组合功能的部分功能键。

(2)编辑键区

编辑键区位于键盘的中间偏右位置,包括了4个光标移动键和6个用于文字处理的编辑键,共10个键。

(3) 辅助键区(小键盘区)

小键盘区位于键盘的右侧,一般有17个键。主要有10个标有数字和一个标有小数点的键,一个数字锁定键,另外还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和一个回车键。

(4)功能键区——位于键盘的顶部,包括 F1~F12共12个功能键。

本课是键盘教学的初始,因此,在教学中以了解为主。建议从位置、包含内容等方面帮助学生记忆键盘的键位结构。同时,由于主键盘区将会是下一阶段教学的重点,所以熟悉键盘中26个英文字母的排列能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常用的功能键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记忆其拼法和位置。

2、键盘的操作姿势

键盘操作是计算机操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本课从打字姿势到击键要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议教学中不止停留在书面文字,可适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理解内化文字内容。

3、键盘指法

本课从两方面进行键盘指法的教学,先是基本键位指法,后来才是全键盘指法的教学,在指法训练中要循序渐进,把基本键位提出来,是要求在本课重点进行学习和训练,全键盘指法可略讲,学生知道即可,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逐步学习并训练学生掌握之。

4、金山打字通20xx

这是一个专业的指法训练软件,包括指法训练的整套学习及测试内容,非常适合同学们进行指法练习。本课以介绍软件的运行方法和基本功能为主,从“运行软件、进入系统、功能介绍和退出系统”四个方面来讲解。在教学中,建议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字、图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第11课 实用的“记事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记事本的启动及字符录入、简单编辑操作。

(2)掌握Caps Lc键、Bacspace和Delete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了解编辑键区和小键盘区的基本作用。

(4)上排字母键指法练习。

2、过程与方法

比较←Bacspace和Delete以及编辑键区He、End、Page Up、Page Dwn;←、↑、→、↓ 以及小键盘区光标控制键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同学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记事本的启动及字符录入、简单编辑操作;Caps Lc键的功能;Bacspace和Delete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难点:比较←Bacspace和Delete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探究法、谈话法、任务贯穿和问题导入法为主线。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比。讨论总结Caps Lc键、Bacspace键和Delete键以及编辑键区常用键的用法。教师适时地评价指导,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知识。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在于掌握记事本的启动及字符录入、简单编辑操作;Caps Lc键的功能;Bacspace键和Delete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枯燥,在教材的编排上力求突出实践性和探究性,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1、记事本

记事本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辅助学生对键盘的学习与训练,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字处理软件文字录入与编辑的简单技巧,为以后学习Wrd等软件打下基础。在教学时可直接演示,引导学生快速上手,主要进行字符录入练习。

2、大写字母锁定键

这部分要提醒学生注意指示灯,灯亮的时候为大写。

3、退格键和删除键

Bacspace键和Delete键在键盘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都是删除,但是具体删除的方式却不一样。在介绍这一组功能相似的键时,教材中仍然采取的是在探究中发现这样一种学习理念。因此建议在教学时,同样可以采取结合任务,先尝试——再组内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学以及主动内化知识的能力。

4、光标控制键

……此处隐藏18054个字……请写一写你的渡河方案。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2】展示课件:写出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的解题步骤。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展示】

【问题3】如果让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展示】

1、让计算机根据a、b、c的值,求出△(delta);

2、让计算机判断△(delta)的值;

3、让计算机求出x1;

4、让计算机求出x2 。

5、让计算机输出x1、x2的值。

【教师】由此可以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而对于计算机而言,这种解题步骤就称为算法。

【课件展示】算法的概念:

我们解决问题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思路并正确的列出各个求解步骤。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求解步骤叫做算法。

或:计算机处理程序的过程与我们平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也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一定的操作序列。而这样的操作序列对于计算机而言就是算法。

【课件展示】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克努特教授(d.e.knuth)提出了“计算机科学就是研究算法的科学”的著名论断。

二、算法的描述

1、语言描述

【算法描述1】描述交换两个杯中液体的算法。

〖学生〗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动态显示交换过程。并展示文字描述。

【算法描述2】交换两个变量中的数据。

【教师】讲解计算机内部对于数据存储的原理。即按地址保存。

〖学生〗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展示文字描述。并配以教师的讲解分析。

已知变量x和y中分别存放了数据,现在要交换其中的数据。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引进一个中间变量m,其算法如下:

①将x中的数据送给变量m,即x→m;

②将y中的数据送给变量x,即y→x;

③将m中的数据送给变量y,即m→y。

【算法描述3】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小数。

〖学生〗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

先设置一个变量min,用于存放最小数。当输入a、b、c三个不相同的数后,先将a与b进行比较,把小者送给变量min,再把c与min进行比较,若c

【课件展示】展示文字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语言描述的特点:易于理解和接受。但对于复杂的问题描述太麻烦。

【教师】请说出下面这句话的含义:“这个人连老张也不认识”。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描述有时有岐义,但计算机解决问题时每一步必须有清楚的定义,不能有二义性或模棱两可的解释,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描述算法。

2、流程图

【课件展示】算法2、3的描述流程图:

【课件展示】

流程图的概念:

流程图是用一组几何图形表示各种类型的操作,在图形上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和符号表示具体的操作,并用带有箭头的流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图形符号

名称

含义

起止框

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框

表示输入输出操作

处理框

表示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判断框

用来根据给定的条件是否满足决定执行两条路径中的某一路径

流线

表示程序执行的路径,箭头代表方向

连接符

表示算法流向的出口连接点或入口连接点,同一对出口与入口的连接符内必须标以相同的数字或字母

【课件展示】算法描述方法的比较:

(1)第一个算法描述方法的比较(语言描述法、流程图、程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出算法的特点,并初步理解。

(2)第二个算法描述方法的比较(语言描述法、流程图、程序)

【教师】请同学们利用vb将这两种算法实现。

【思考题】输入三个不相同的数,求出其中的最大数。请分别用语言、流程图、程序进行算法描述。

〖学生〗学生上机操作实践

【教师】教师辅导

【教师】总结、下课。

作者简介:刘群,女,江苏省丰县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在读。曾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市优秀电教课一等奖、市教学技能比赛个人全能二等奖、市职工计算机比赛个人第五名、团体一等奖。

信息技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本。

2、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能修改项目符号。

3、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

教学难点:

在设置切换效果之前要先选中幻灯片。

课前准备:

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动物之爱”。

2、提供动物图片(光盘里的“图片动物”文件夹里)。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制作一个作品通常需要几张幻灯片。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组介绍动物的幻灯片。

二、新课教学

1、制作封面(师演示)

⑴启动Powerpoint。

⑵选择“简洁型模板”、“文本与剪贴画”自动版式。

⑶介绍封面的制作方法。

⑷介绍项目符号的修改方法。

2、新建幻灯片(师示范)

选择空白版式进入幻灯片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插入一张有关猴子的图片,拖出文本框输入“可爱的猴子为这张幻灯片加上标题,依次选择绘画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标注]、白云,拖出一个标注框输入“玩累了,休息休息!”,修改字体格式,调整对象的.位置。

3、学生操练(师巡回指导)

4、增加幻灯片切换效果

⑴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浏览],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刚才做好的四张幻灯片了。

⑵选中第一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切换工具栏的切换按钮,弹出“幻灯片切换”对话框。单击下拉按钮,选择[垂直百叶窗]。最后单击[应用]按钮。

⑶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用右键单击幻灯片,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切换]命令,也能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⑷设置好所有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后,不要忘记及时保存文件。我们给文件取名为“动物的家”。

三、展示学生作品

1、观看学生作品

2、学生对所观看的作品发表议论。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制作一系列的幻灯片,并且增加了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效果

《信息技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