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的:
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大声朗读,解决生字。 弈 诲 鸿 鹄 弗 援 缴 矣
三、小组互读,注意停顿。
四、指名朗读,纠正停顿。
五、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意思。(提示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判定词语在文中的解释) 弈:下棋通:全诲:教鸿鹄:大雁援:缴: 俱:弗:不若:如是:他然:这样
六、请同学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七、全班齐读,注意语气,感情。
八、争取背诵全文。
九、作业:背诵全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比赛,看那一组背诵的好!(评分)
二、主要词语意思掌握比赛。
三、整体感知:文章里两个跟奕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
四、交流探究: ⒈“惟奕秋之为听”的意思是只听奕秋一个人的教导,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老师的教诲? ⒉学习了本文,你认为成功的条件有哪些?
五、小结
六、作业: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进一步理解和积累本单元的词语。
2、训练正确地进行多种病因修改;体会排比、比喻、拟人句子的作用,积累佳句,有余力的模仿样句写句子。
3、读懂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划准中心句,能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并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完成第1、2、4、5(1)(2)题,继续理解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准确修改病句,归纳说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并完成1——3题,掌握积累好词语的知识要求。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讲清目标
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积累好词语”的训练要求,理解积累本单元更多的词语。
二、看拼音写汉字
1、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
2、反馈订正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完成书中练习中的4个词
2、补充下列解释:
1)青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招引朋友、同伴。()
四、照样子写词语。
家家户户AABB:
活动活动ABAB:
闪闪亮AAB:
金亮亮ABB:
五、修改病句。
1、小黑板出示:
缺主语病句修改
1)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读了《一件小事》使我提高了认识。
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
1)联欢会上的音乐歌舞真好听。
2)天黑了,风雨越刮越猛。
3)小河两岸荡着醉人的桂花香。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的。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养花》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关联词语使用错位的病句修改
7)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8)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
9)尽管刮风下雨,民警总是站在马路上,指挥来往的车辆。
2、出示题目——各自阅读思考试改——四人小组议论,找出一类病因及修改办法——个人修改订正。
2、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修改病句。
3、交流讲评:说病因,讲修改办法及修改病句的结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完成4——4题。
2、积累佳句,划出中心句,进行说理训练。
教学过程
一、单元听写
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
1、比较下列句子的异同:
1)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风吹拂着你。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
两组句子的一、二句,句子意思都一样,但都是第一句生动,读起来感到亲切。把春风比作慈爱的母亲的手,那多亲切。把书上开满了花,写成花儿像人一样,赶趟儿的争相开放,又生动又有意思。
自由读思考——同桌议论——全班交流——齐读课文中样句。
2、比较下面的句子与课文第四大段的异同。
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着活力。你看春天万物苏醒,小草泛青,花儿开放。春天给人们带来希望和积极向前的力量。
相同:思想内容一致。
不同:课本中春天像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很生动很形象,也很容易懂,句子写得很美。课文中第四段读起来有劲,越读越想读。
自读——互议——交流——齐读——小结
(教师简略讲述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句式)
三、阅读短文
1、阅读短文,在文中划出“惊叹不已”、“前俯后仰”、“津津有味”、“悠闲自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2、第二次阅读,划出中心句,校对说理。
3、指名读短文,思考第3小题。
出示说话训练的借用句式和词汇:
之所以……是因为……既……又……只有……才……
自由说——指名说——评议学说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
五、补充练习
1、《教学参考书》63-66页
2、模仿第4题写句子:
1)夏天的太阳像。
2)西北风像。
3)满天的星星。
4)当烈日炎炎的时候,树木为我们;当我们;当工厂喧嚣的噪音向城市袭来时,树木为我们,绿叶你真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忆江南》,引入古诗词意境。
2、出示《渔歌子》,介绍张志和。
(对于本首词的作者 ……此处隐藏4656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俺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4、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5、俺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6、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身写写看。 1、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2、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3、练习写“杜鹃 杜鹃”。
4、“瓦”俺认为不好写。
5、书空。
6、练写。
扩展延伸
(2分钟)
1、激发同学自读《俺会读》中的小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俺们如何向泉水学习?俺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1、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俺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俺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
⑵ 俺想向泉水学习。
⑶ 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身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里见
(目的:引导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8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
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 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想像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而且书写上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一课时指导的做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二课时
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巩固学习内容,实现自然过渡。)
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抓住主要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讨论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拓展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词语解释:
环顾: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